药最网
首页

【振奋】新科技!抽一管血就能验出有没有肝癌!这个月就能查!

肝癌,这两个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害怕。

肝癌素有“癌王”之称。

起病隐匿,早期很难筛查,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近日,肝癌检测这一世界性难题有了突破!


广东专家研究出新型检测方法:


抽一管血就能验出有没有肝癌

还能“科学算命”,

预测癌症发展过程及死亡风险!


这么厉害?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检验?

广卫君马上带你看!

来源: 广东发布、信息时报、广州参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团队全球首次破解肝癌“身份指纹”——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


相比原有的检测方法,这一技术能将肝癌的漏诊率降低一半以上,让更多的肝癌患者早诊早治,获得生存机会。对中国1亿多名患有乙肝肝癌高危人群来说,实在是福音!



原有检测方法漏诊率高达40%


肝癌起病隐匿,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往往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30%和15%,而早期的5年生存率则可达50%~70%。但肝癌患者的早诊率很低,我国只有10%的患者处于早期,其余90%都已是中晚期甚至末期。


目前使用的甲胎蛋白AFP检测法,其敏感性只有60%左右。这就是说,仅依赖AFP作为早期诊断标志物,100名肝癌患者中将有40人被漏诊。同时,AFP对肝癌的诊断特异性在80%左右,也容易导致肝癌的误诊。

一直以来,医生们都在寻找早期诊断肝癌的检测方法。



技术难度:“犹如在数百万人中抓一个小偷”


任何细胞都会更新代谢,癌细胞也不例外。癌细胞坏死凋亡后会释放到血液中,这就是循环肿瘤DNA(ctDNA)。


如果在癌症早期就检测到这些ctDNA,就能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但是,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每毫升血中仅有约20ng,相当于一滴水的一亿分之一,好比在机场火车站的数百万人流中寻找一个人,难度极大。



▲徐瑞华教授团队


徐瑞华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Kang Zhang(张康)教授一同带领的中美科学家团队先后攻克了多个技术壁垒,终于从40多万个候选位点中寻找到10个早期诊断和疗效相关以及8个预后相关的位点。这好比破获了肝癌的“身份指纹”。


这种新的检测方法,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还能准确预测肿瘤的疗效和复发。利用这一方法,肝癌患者的漏诊率将降低一半以上,降至15%左右,而误诊率更是降至7%左右。


新检测方法的优越性
1

简便快速,仅需抽取4毫升左右的血液即可完成检测,患者可避免活检创伤和放射性辐射;

2

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误诊和漏诊率大大降低;

3

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疗效,如果肿瘤复发,能比常规影像学检查提前数周乃至数月察觉“异常”;

4

适合在大规模肝癌筛查中应用,能够节约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肝癌这么可怕

这项新技术什么时候能应用?

普通人也能进行筛查吗?





广卫君带来两个好消息

  


新技术这个月就能应用


据悉,目前研究团队已研发出肝癌ctDNA甲基化诊断试剂盒,可用于肝癌患者筛查确诊和预后预测。


徐瑞华教授介绍,这一试剂盒预计于本月中旬首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应用。“我们已经着手开始试剂盒的产业化生产,预计本月中旬可在防癌体检中心进行临床使用,针对的检测对象重点是具有肝癌的高危因素,如有肝炎肝硬化病史、肝癌家族史或罹患肝癌接受手术治疗等人群,以后会推广到进行常规防癌体检人群。”


未来将推广到普通人群 


徐瑞华教授表示,该项研究已证明在肝癌筛查和诊断、治疗方面具有价值。他希望,该成果和试剂盒未来产业化后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为普通人所用,不仅用于高危人群的肝癌筛查,甚至可以成为健康人体检的一部分。


同时他还透露,团队将继续研究ctDNA甲基化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其他常见肿瘤中的应用,力求为这些肿瘤的筛查、诊断、疗效监测与预后预测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大家都在看

【致敬】国庆8天假期,医护人员原来是这样过的...

【健康】大吃大喝后这4件事千万别做,现在看到还不晚!

【美味】鸡蛋加一物,营养翻10倍,不仅好吃还治病!

给新技术点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