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秋冬季天气转凉时, 医院小儿科的候诊室里大都是因上吐下泻而精神萎靡不振的一两周岁婴儿。 不同于夏季细菌性腹泻,小儿秋季腹泻多为轮状病毒肠炎。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一定要避免五大用药误区、禁用五种药物。
一、避免四大治疗误区
误区四:禁食少水
部分家长认为“病从口人”,孩子腹泻时应该禁食少饮水,否则腹泻会更加严重。
事实上,因为对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秋季腹泻对宝宝的最大威胁是水和电解质的大量流失,护理的关键是给宝宝补充水分。
孩子在腹泻期间有食欲应该进食,婴儿应照常吃奶。
二、小儿禁用5种药物
1.禁用氟哌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抗菌药包括:诺氟沙星(氟哌酸)、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因为喹诺酮类药物可致骨关节病变,特别是负重骨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禁用。
2.禁用庆大霉素口服制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妥布霉素、大观霉素等。因为氨基糖苷类容易导致儿童耳聋,还可能引起肾衰竭,6岁以下儿童应禁止使用这类药品(卫生部)。
特别提醒:虽然硫酸庆大霉素颗粒、硫酸庆大霉素咀嚼片都属于儿童剂型,当胃肠道发生炎症时,口服庆大霉素也可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循环,但使用不当也可引起耳聋和肾衰竭。
3.新生儿禁用痢特灵(呋喃唑酮)
新生儿禁用痢特灵(呋喃唑酮)。新生儿酶系尚未发育完全,易诱发溶血性贫血,尤其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
痢特灵主要用来治疗由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肠炎。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用痢特灵治疗不但收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特别提醒:2个月以下的婴儿禁用磺胺类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
4. 禁用止泻宁(复方地芬诺酯)
止泻宁(复方地芬诺酯)是由地芬诺酯、阿托品组成的复方制剂,2岁以下儿童禁用。
地芬诺酯为哌替啶(麻醉药品)的衍生物,有与吗啡相同的基本结构,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等,作用强烈。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且死亡病例集中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5.禁用易蒙停(洛哌丁胺)
5岁以下的儿童禁用洛哌丁胺。
洛哌丁胺的化学结构类似氟哌啶醇和哌替啶(麻醉药品),其作用较地芬诺酯强而迅速,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阴茎水肿、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肾功能衰竭、意识障碍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其用于低龄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点赞支持哦!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医药小百科”公众号,更多惊喜等着你哦!欢迎与身边的朋友分享!
投稿邮箱:daocaoren0827@qq.com
爆料、文章合作、互推等,商务合作,欢迎加微信:1384725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