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举行的四川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共有82家媒体的102名记者到会,聆听四川精彩故事。
各家媒体的不同关注点,从一个侧面印证着四川故事的丰富与精彩。
代表发言后的自由提问环节,记者争相发问。
绿色发展
全面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织起一张保护网
新华社记者:天府四川山河壮丽、风光怡人,可以说是大自然赋予的特殊恩赐。四川如何把这份宝贵财富传承好、守护好、发展好?在绿色发展方面,四川有什么系统考虑?
尹力代表: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四川的赞美。我非常赞同这个看法。四川地处祖国西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有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有46座,省内较大河流有2800多条,天然湖泊1000多个;同时,其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这些不仅造就了四川著名的九寨黄龙、峨眉山、都江堰等美丽的自然人文风貌,也形成了当地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们深感,守护好发展好四川山山水水,责任既重大又神圣。
近年来,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上游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放在事关全局重要位置来抓,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法》,省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去年专门召开全会,通过《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今年5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美丽四川,进一步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20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省政府先后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13个工作方案,全面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织起一张生态环境保护网。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定不移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超过40%。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加强江河湿地修复治理,大力推进脆弱地区生态治理,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结合地震、气象、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二是坚定不移地治理污染。省市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组长。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重拳治理雾霾污染。打好碧水保卫战,以岷江、沱江和嘉陵江流域为重点,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良好水体保护、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工程。打好净土保卫战,实施土壤环境监测预警、耕地土壤污染分类管控、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防范等工程,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全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同时,根据四川实际情况,建立了五级河长制体系,省里成立以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总河长的工作领导小组,20名副省级领导任10大主要河流省级河长,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4633个乡(镇)河(段)长全面建立,各地普遍设立村级河段长,全省共有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段)长6.2万多名。积极开展基层河段长巡河和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推动河湖管理保护重心下移、工作下沉。
三是坚定不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气化全川、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推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推动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续下降,以环保准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百闻不如一见。诚挚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多来四川并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头等大事
锁定深贫地区、重点人群,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记者:政策对接方面,结合十九大要求,四川有没有新的扶贫政策?
曲木史哈代表:四川作为全国6个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四川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既出征又挂帅。十八大以来,四川贫困人口从2012年750万降至2016年272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四川已形成3个纲领性文件加10个专项规划另加每年若干个年度实施方案为主体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四川脱贫攻坚的具体特点有五个:
第一,结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提出具有四川特色的“四个好”目标标准,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标准既有物质方面的标准,也有精神领域的追求;既包含脱贫标准,也包含脱贫后奔小康的标准。
第二,全方位调度和配置四方面力量助推脱贫攻坚。一是按照中央要求进行东西扶贫协作,广东浙江帮助四川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二是组织省内7个相对发达的市对口帮扶藏区彝区45个贫困县;三是省市县三级定点全覆盖帮扶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驻村帮扶;四是动员社会爱心人士,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帮扶。
第三,建立四项基金,引导脱贫攻坚走向市场化。在有扶贫任务的160个县建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在11501个贫困村建立产业扶持基金,通过四只基金引导贫困群众贫困村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强化保障。
第四,脱贫攻坚突出四个领域重点。突出住房问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房改造和扶贫新村建设工程,建设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和乌蒙新村;通过“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业产业增收;围绕教育上水平、挖穷根,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教育短板等公共服务问题;突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社会保障,解决医疗、养老及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
第五,坚持四个导向。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坚持典型引领,树榜样;坚持标准导向,找差距;坚持真扶贫、扶真贫、动真情,让扶贫干部、社会力量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结合四川脱贫攻坚实际,下一步我们将突出聚焦聚力深度贫困地区,目前已确立45个深度贫困县,涉及贫困人口73.9万;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重点人群,四川将不断总结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经验,扬长避短,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法治四川
犯罪率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光明日报融媒体记者:近年来,四川在推进依法治省的进程中,创造性提出“法律七进”,加大了普法力度,取得了不错成效,想请邓小刚代表介绍下这里面的创新点在哪里,以及相关的情况。
邓小刚代表:感谢新闻媒体对法治四川建设的关注关心和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四川紧密联系实际,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创造性开展了“法律七进”,就是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精神,坚决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一是创新推进格局。省委王东明书记以上率下、亲力亲为,多次对依法治省、“法律七进”工作提出要求作出批示,推动省市县乡形成四级书记和专职副书记分别任组长及常务副组长,各级党委办专门设立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保障,构建起四级党委统筹揽总、部门履职尽责、媒体公益普法、群众共同参与的推进格局。这样的组织保障和推进格局,四川是在全国先行,走在前列的。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2014年5月,率先出台《四川省“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2014—2016年)》,建立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机制、以案说法联动机制、定性分析定量打分学法守法考核机制。在全省推行“清单制+责任制”,分门别类编写普法大纲,累计编印法治教材、读物等1600种1000多万册。
三是创新载体抓手。比如,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会前学法、任前考法、年度述法和法治档案制度,在藏区组织藏汉双语、高僧大德等宣讲,在内地利用法治讲堂、新媒体等平台宣传,在学校通过法治课堂、模拟法庭等开展法治教育,在基层全面开展九大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全民学法守法,并把“法律七进”纳入各级干部和各有关方面年度考核,每年作出严格的排序通报。
通过不断的创新努力,四川“法律七进”取得了明显实效。5年来,全省累计开展会前学法12万多场、法治考试20多万人次,各级聘请法律顾问3.7万人,在全省新培养“法律明白人”48万,发放便民法律服务卡220万张。这几年四川的犯罪率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在四川,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法治文化法治良序总体形成。在去年国家“六五”普法总结表彰中,四川的成都、绵阳、德阳、宜宾4个城市,以及23个县、24个单位、44名个人受到表彰,数量居全国前列。
全创试验
形成“四项机制”,“三类成果”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凤凰卫视记者: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之一,这应该是四川改革开放30多年来获得最重大的改革创新的机遇。目前取得哪些创新,下一步有哪些改革创新举措?
王宁代表:四川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可以归纳为“四项机制”和“三类成果”。
“四项机制”即具有四川特色的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一号工程”引领机制。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我们将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引领四川发展的“一号工程”。
二是组织领导保障机制。省委成立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副组长,形成省市整体协同、合力推动的组织领导保障体系。
三是任务清单推动机制。编制了综合改革、军民融合改革等“9张清单”,将“一号工程”的“设计图”变为“施工图”,实现挂图作战。
四是改革落实督办机制。把年度工作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台账化,督办督导,层层抓落实。
“三类成果”指的是形成了一批经验成果及改革红利:
一是先行先试的创新改革任务成果。主要是国务院授权我省的30项先行先试改革任务,目前15项基本完成,9项取得重大进展,其余6项也在加快推进。
二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13条经验,其中由四川探索并向国家推荐的就有8条。同时我们将经验成果率先在省内复制。比如,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由原来试点的西南交通大学扩大到20家高校院所,其中,西南交通大学一年完成168项职务发明专利分割确权,转化成果超过以往数年的总和,经验推广成效非常明显。
三是正在释放的改革红利成果。全面创新改革制度成果正不断转化为新的发展红利。比如,我们突出军民融合特色,着力打通军民融合通道,率先与12家中央军工集团和中物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在建设军民融合十大产业基地和多家省级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及产业孵化中心,预计今年军民融合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把全面创新改革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好成绩。
开放合作
“一带一路”创造历史机遇,内陆腹地变开放前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们发现近年来地处内陆的成都在开放合作方面大手笔不断,成都是如何推进开放合作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范锐平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世界格局大势,把脉中国发展特征,创造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深刻重塑了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成都在国家对外开放版图中的位置,为成都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开发,全力支持以成都为中心和支点带动区域向西向南开放合作,推动成都从第一轮开放中的内陆腹地跃升为第二轮开放中的开放前沿。到今年,成都已经与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近5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4760万亿元,累计利用外资实际到位460亿美元;近5年来,成都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等国际性会议和会展活动598场次,接待入境游客1034万人,年均增幅18%以上;近5年来,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440家,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81家,驻蓉领事机构达到16家,与84个国际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开通国际和地区航线102条,成都已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
开放引领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秉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新局。编制“一带一路”国别投资指南,建立中国-欧洲中心暨“一带一路”交往中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双向开放力度。我们将主动适应全球经济格局演变,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中法、中德、中意、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加快建设,在建和储备项目达到447个,总投资额超过800亿元。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打造66个产业功能区,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参与国际产业协同,加速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我们将主动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投资目的地。我们将主动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市场,实现城市、产业、企业和人才全方位开放,提升在世界城市中的影响力。今年成都成功跻身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入选伦敦金融城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评价体系,成都城市综合竞争力第一次进入世界城市百强行列,成都对外开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从严治党
“两升一降”,全省政治生态发生可喜变化
人民日报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定推进从严管党治党,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今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参加四川团审议时指出,四川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请问王雁飞代表,四川政治生态发生了哪些可喜变化?接下来,四川将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王雁飞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坚定担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团结带领全省上下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全省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正如记者朋友所讲,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四川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这对我们既是鼓励、肯定,也是鞭策。
发生的可喜变化可以用“两升一降”来说明。一是立案审查违纪干部数量大幅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8.1万余件,处分8万余人,立案数是十八大以前五年的4倍,其中立案审查厅局级干部280余人,县处级干部3000余人。二是群众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82.99上升到2016年的84.81,群众的获得感切实增强。三是信访举报量大幅下降。全省纪检机关接受的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数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下降32.5%、14.5%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再次下降29.7%。中央纪委接受各省的控告举报,过去我省数量大都是排在全国前面,从来没下过前5名,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在15名以后,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政治生态发生可喜变化。
我们也深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巩固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解决深层次问题还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我们一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保持坚强政治定力,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动全省政治生态实现根本好转。
来源:川报观察
【四川卫生计生】
scweishengjisheng
卫生热线:12320
计生热线:12356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