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又名耳石症。是由于内耳椭圆囊上的一种类似针尖样大小叫“耳石”的细小物质,脱落至主管人体外周平衡的内耳半规管上,随着重力的作用,耳石在半规管里转来晃去,导致眩晕反复发作,并且随着身体位置的变化而加重。多见于40~60岁,女性多于男性,发病率约占眩晕门诊的17%一20%。据不完全统计,其发病率高于梅尼埃病,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美国调查显示,70岁以上老年人,大约50%出现过至少一次耳石症。
耳石症的临床表现有5个特点:头位变化后1~5秒才出现眩晕(潜伏期);眩晕具有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自身旋转(旋转性);眩晕不超过1分钟(短暂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互换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疲劳性)。
病例:
年近9旬的杨大妈在睡觉时,突然出现身体不能向一侧翻转的状况。只要身体偏向一侧,立即出现几秒钟的天旋地转,伴随恶心、呕吐,但神智清醒,当睡姿回到正中时,头晕又会立刻消失。大妈的家人非常紧张,担心发生脑梗或脑出血,通过救护车送到我院救治,医生检查以及急诊头颅C T检查没有发现问题。而且到医院后,老人没用任何药物,眩晕症状就自己消失了。回家后的杨大妈经常出现翻身后眩晕的症状,还曾经在卫生间摔倒,并多次在夜间发作。在发病期间,杨大妈去过多家医院,检查了头颅、颈椎、心脏等,都没有发现问题。后来杨大妈在我院特需病房入院,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诊为“耳石症”。予以抑制前庭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效果欠佳,后予以手法复位1次,症状迅速缓解,此后再未发作。出院后杨大妈亲自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折磨我近半年的头晕,被你们科的医生一次就治好了,以后有什么病,我都会选择你们科。
虽然困扰杨大妈很久的难题被解决,但是杨大妈和家人仍感到非常困惑,耳朵里面怎会有石头?耳朵里面的石头掉了为什么会引起头晕?
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眩晕的发病率约为8%,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加,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但是,由于眩晕发作时,客观体征相对较少,而且,目前已经证明的可导致眩晕的疾病有80余种,因此不容易诊断和鉴别。在诸多可导致眩晕的疾病中,“耳石症”较为常见,而且误诊率极高。
温馨提示:
日常护理:不要随便掏耳,易损伤黏膜,同时避免让水进入外耳道。不要在高分贝的场所久待。
饮食调理:在饮食上宜清淡,除米、面、豆类主食外,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若为虚症眩晕,在饮食上宜多样化,以适合胃口为佳,多进食瘦肉、鸡蛋、鸡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