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故事
陈斌
今年是我院70周年院庆,我有幸收到院方征文邀请,希望就个人成长经历和追忆医院生活的逸闻趣事谈谈体会——是的,回首往昔,一晃工作32年了——在这32年里,我见证了中医院的兴衰发展,感慨良多。从最初的大四合院到现在古色古香的病房门诊大楼、从放射科只有500ma的X光机到现在拥有CT、MRI的现代先进设备,期间的风风雨雨,倾注了中医院职工几代人的心血。当然,回首岁月,那些发生在工作中的故事如星繁多,有默默奉献的、有苦的,也有乐的——开启记忆,有两个故事让我久久难忘。
锋芒初试
1985年,我从云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至福州市中医院工作,当时医院比较破落,是一个大的四合院,其中最高的建筑是一栋4层的内科病房,院长是孙坦村、副院长是张德懋。我们骨科和外科是合在一起的,在最后面的四合院里。骨科没有病房,只有门诊。我记得大概是1986年夏天,温泉乡乡长的母亲跌倒,头部损伤,送到省立医院急救,经头部清创缝合、输液等治疗后,人是救过来了,就是头晕,不能吃饭,吃什么就吐。挂瓶一周多后,没什么好转,由于老人家年龄大,大概80岁左右了,医院让家属抬回去,准备后世。因为张德懋院长也是温泉乡人,家属找到了张院长,要求上门出诊,找中医看看。当时科室里属我最小也最闲,就让我出诊。我也没多想,骑着自行车就去了。她的家在古三座旁(现在福州广场附近),我去后,看见卧床不起的老人比较瘦小、疲乏、面色萎黄、嗜睡、吃了就吐,只偶尔睁一睁眼,号脉后发现其双手脉沉微、四肢冰冷,舌苔也看不到。当时也许是初生牛犊胆子大,认定是四逆汤证,于是就给她开了四逆汤加猪胆汁汤兑生姜半斤(附子30克、干姜15克、炙甘草30克、猪胆1个、生姜半斤)。嘱咐家属去市场买了个猪胆来,生姜半斤取汁,少量频服,结果一剂服下,老人不吐了,可以吃东西了,渐渐康复起来了,又能下地走动了。乡长的母亲很是感激,连续2年春节都让其儿媳妇送鱼到我家来。乡邻的赞誉让我父母倍觉有面子,我也很有成就感,觉得能救死扶伤,做医生值了。
池园结义
1987年,我们医院下乡扶贫,与闽清县池园镇卫生院结对子。因为我们科我最年轻,所以就让我去了。同一批去的还有肛肠科谢宝慈主任、妇科扬声医师。当时,去闽清的路还只有国道,其中有一段路弯路特别多。第一次去,是医院救护车送我们下去的。当时的驾驶员是幼波,那开车水平,一个字:高。他懂得飘移,开车是又快又飘。我坐在左边,一拐弯,就给甩到右边去了。结果到了池园,一车人吐得东倒西歪,连池园最有名的煲豆腐也没胃口吃了。以后,一说下乡要坐车,我宁愿坐公交车。虽说30年过去了,这段经历仍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三人去的池园镇卫生院,当时的条件很差,医院就两层楼,一楼是门诊,我们住在二楼的医院宿舍里。晚上特别静、蚊子又多,我们三人没事聊天,一问血型,才知道都是“B型”,原来是三个傻“B”,三人开怀大笑。于是,提议结义——谢宝慈主任最大,为大哥;扬声大我一些,为二哥;我是小弟。也因此,在医院里遇上谢宝慈主任,我都叫大哥,而她的丈夫,我却叫大嫂。谢主任也一直叫我小弟。转眼30多年过去,大哥成了国家级名医、成了肛肠科的标杆、成了真正的“大哥”。
我虽依然是小弟——但共同的经历,让我们成了很好的“兄弟”!
(作者:福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专家,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福州市中西医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专科”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