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医改,我们要这么做!

基层医改怎么改?

十九大声音:基层医改怎么改?

医改, 我们要这样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使我国人们“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10月2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卫计委党组书记李斌就“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等有关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回答了现场记者提问。


一、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1、初步建立了分级诊疗体系,以基层为重点配置医疗资源,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就能长到最近的医疗点。

2、中国人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覆盖了4.3亿人。

3、通过发展医疗集团、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医联体的形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现在县域内的就诊率已经达到了82.5%。

4、通过改革取消实行了60多年的“以药养医”的旧机制,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包装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5、鼓励社会办医,现在民营医院的数量占比超过了57%。

6、着力解决低价药、儿童药等临床容易短缺药品的供应问题,建立起由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应急救助、医疗救助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7、实现了异地就医住院的直接结算,保障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医改前2008年40.4%下降到30%以下,也是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8、公共卫生的整体实力在上新的台阶,坚持预防为主,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拓展到14类,优化重大疾病的防止策略,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

9、实施了遏制细菌耐药的国家行动计划,全国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

10、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特别是深化医教协同,突破了一批医学关键技术,也产出了一批国际某个领域领先的成果,明显的提升了诊疗水平。


二、送“民生大礼包” 我们要这样做

在本次报告中,有多项具体的民生工程,那么哪些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呢?医疗卫生工作者要为 “民生大礼包”做哪些工作?李斌都一一作出回答。

1、继续推动医联体建设 促进优势资源下沉基层

李斌说,要解决“病有所医”的硬骨头主要还是要解决在当今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之后,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健康的新需求和我们目前医疗服务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的问题。 

好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要解决这个不平衡,就要通过深入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的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新机制,推动医疗优势资源向困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通过远程医疗、组团式服务,对贫困地区采取支援的长效机制。

2、多途径培养医学人才

通过免费培养当地医学人才,免费培养大学生,通过一系列措施,促使这些人才能够在贫困落后地区留下来,为当地人民群众服务。

3、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要继续加大民生的保障力度,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范围。现在签约覆盖面是4.3亿人,将继续扩大特别是要把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困难家庭、慢性病家庭、老人家庭要重点覆盖。

要继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的行动计划,广泛推广预约诊疗、远程医疗、日间手术等一些便民惠民的措施。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提质增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提质增效,加大防病力度,使人民群众少得病。

重点要加强好妇幼健康服务,特别是要补一些短板,如儿科、妇产科、麻醉科包括麻醉医生缺少的问题,要着力把这些短板尽快补上来,通过提升基层服务的能力,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人民健康福祉。


    三、公立医院改革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成效,李斌也从各方面作出了总结。

   1、基层医疗的服务量大大提升

     基层医疗的服务量超过了55%,改变了过去基层看病人少、门可罗雀的情况,基层补短板,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完善,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公立医院都参加了医联体。

     2、基层人才配置继续完善

     多种途径增加儿科、产科、全科、康复科护理人才的供给,基层和边远地区的服务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加强。

    3、基层药品种类增加

    增加基层的药品种类,慢性病的患者可以开长处方,促使常见病分流到基层。

     4、制定1200多个临床路径

     制定了1200多个临床路径,,看病有规矩了,基本覆盖了常见病种,已经在近期7000家医院进行了全面实施。

   5、抗菌药物用药率下降

    规范了临床的用药行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用药率下降了近50%。

   6、县医院医疗技术显著提高

   多县医院已经能够开展向颅脑、肿瘤切除等一些复杂的手术,县域的看病率、就诊率也在不断提高。



李斌说,改革仍然在路上,旧机制破除了,但新机制的巩固和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国家会通过各种持续性医疗体制改革,抓紧补齐各个短板,包括农村边远地区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我们会着力解决,毫不懈怠,努力实现“健康中国”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所以,改革在继续,发展基层医疗将是未来解决医疗资源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重要方面,对基层医生们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并且随着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也会通过各种措施来调动基层医疗工作者的积极性,大家一起为实现“健康中国”助力!



10月24日上午,“党代表通道”第三场采访活动。

来自中日友好医院的王辰代表就如何和谐医患关系回答了记者提问。


人际关系有很多种,其中有很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医患关系就是其中至为重要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一类。医患关系,关系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所以它至为重要。人在生病的时候,从精神上到心理上都是最为脆弱的,这时候特别需要有人抚慰和关心,医患关系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医患关系应该说是人世间最温情、温暖、善良的关系,如果出现紧张的话,其实是一个最不应该的事,而且这种状况必须给予改变。如果要改变,需要全社会和医患双方一起努力。我想大概有这样几方面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是非常有帮助的。

首先,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十九大报告中专门讲到,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卫生方面也是这样,我们的卫生也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应当说这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治本之策。

其次,从医生护士、医务人员的角度要对患者给予充分的关爱,对他们进行关爱的不仅仅是医疗技术,同时加强人文上的关怀,这一点至关重要。坦率地说,由于工作太忙,医务界在这一点上做得还是不够的。

第三,从患者方面,患者应该特别尊重医生、理解医生,现在医务界特别是临床医生太辛苦了,他们的工作负荷太重了,希望患者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大家必须认识到,社会有一点误区,就是认为医患关系的医疗行为好像是一种服务,甚至有点像商业服务,这在根本上是不对的,医疗问题的本质是照护,而不是服务,这个照护和服务在本质和内涵上是完全不同的,需要大家对医患关系的本质、医疗的本质给予充分的认识。所以在未来,我想通过发展卫生事业,通过提高卫生界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医患双方共同理解,我们一起真正形成非常友善的医患关系,这是建立美好社会和真正为人民谋福祉的重要方面。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