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从16日开展的2017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活动上获悉,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均报告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到4小时内,并具备了在72小时内检测300余种病原体的能力。
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在应对历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围绕以卫生应急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为“主体”,以突发传染病防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力量建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应急体系。
目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应急办公室牵头,已建立起20多个部门参与的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同时,在23个省份布局建立4类48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实现国家队各省份全覆盖,基本实现队伍车载化、集成化和自我保障化,形成应急处置的“拳头”力量。此外,2016年以来,上海、广东承建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分别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批和第二批国际应急医疗队。
近年来,我国成功处置了H5N1、H1N1、H7N7、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一系列重特大传染病事件;高效开展了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洪涝灾害、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地震、台风等一系列重特大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与“十一五”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情况对比,事件数下降67.5%,病例数下降79.88%,死亡数下降38.51%。
来源:新华社
编辑:包强红丨张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