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康复医学,许多人可能不会像了解临床医学那样,康复不是治愈疾病,而是主要通过功能训练,改善和提高病伤残者的各项功能,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的。区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范庆花谈到康复医学,话里话外充满了对这项事业的热爱。对于范庆花,区中医医院的同事们都对她的认真工作给予肯定和赞扬。
让偏瘫患者站起来不再是梦
30年前,范庆花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针灸专业毕业后来到了区中医医院,从事自己喜爱的针灸工作。她凭借着一根银针,给许许多多的病人解除了痛苦,与许多病人成了朋友。但随着偏瘫病人的不断增加,这种优越感逐渐消退,看到病人痛苦疑惑的眼神,她觉得那是医生的失职,于是她订阅各种类型的杂志,每天再忙图书馆是必去之处,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与针灸互补,后来她接触到了现代康复医学。2000年11月她参加了山东省首届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2002年3月康复治疗正式介入神经内科,2004年9月牵头组建中医院康复科。
十几年前人们理解的康复是针灸推拿,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每接诊一个病人不知要解释多少遍,各种各样的问题,形形色色的人,三遍五遍平平常常,十遍八遍不罕见,有时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怎么怎么,每天口干舌燥,声嘶力竭。为了保证病人治疗,科里年轻同事利用上下班时间无偿接送子女工作忙的患者,秋日的午后仍是热浪袭人,每次都是汗淋如雨,遇到阴雨天医院救护车帮助接送,有时救护车出诊,不管多晚科里都有人陪着把病人送到家门口。大家的付出得到了病人及临床科室的认可。半年后脑科医院偏瘫患者康复介入率达到90%。十几年来,她潜心研究偏瘫的康复治疗,利用自己的针灸专长,结合现代康复医学,总结出了一整套偏瘫康复治疗方法,她提出的“三期开窍”治疗偏瘫,作为科室优势病种不断改进和完善。她和她的团队每年接诊偏瘫患者数百例,90%以上患者独立行走,半数以上患者恢复正常生活,1/3的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偏瘫患者站起来,在康复科不再是梦。
让残疾儿童不再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谈到残疾儿童,范庆花的记忆回到了2010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一名14岁的脑瘫女孩,她的母亲告诉范庆花,孩子喜欢上学,但现在从屋内到屋外都很困难,下半年的初中就没法上了。之后范庆花详细评估了女孩的功能状况后认为她有继续上学的能力,建议孩子边上学边康复,但她的母亲非常为难,考虑到这些年为了给她治病花尽了家中所有,现在即使不花钱也无法给她继续治疗。后来她又陆续见到不少这样的孩子,很多可以走向社会的孩子成了家庭永远的负担。而事实上3岁之内小儿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早期的康复介入大部分患儿可以生活自理或生活独立,部分患儿可以达到治愈。为了让章丘区的孩子得到就近治疗,2013年范庆花带领科室成立了济南市第一家县区级脑瘫儿童康复机构。那次,从通知到济南市现场审核只有半月的时间,接到通知第二天去滕州考察,之后设计场地、购置设备、培训人员、招收患儿、准备资料,过后根本记不起那两周是怎么过的,3个月后康复科顺利通过了山东省脑瘫儿童康复机构评审。2015年春节前后仍然是两周的时间申报了智障儿童康复机构,2016年康复科成为承担国家级、省市级、县区级各级救助项目的省级脑瘫、智障康复机构,救助对象由10人到60人,在训儿童70人左右。形成了医、教、康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儿童康复治疗体系,通过综合治疗患儿的功能状况和自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不少孩子进了幼儿园、学前班、学校进行学习,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笑脸,是对她最大的回报。
和谐团队、和谐医患
谈到团队,范庆花感触颇多。康复治疗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治疗,在这个团队中,患者、家属是主动参与者,没有病人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再好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技术都不会取效。而作为治疗人员,现阶段综合医院康复治疗分为六部分,还有医护之间、医师治疗师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关系,再好的治疗方案也无法执行,和谐的团队关系是康复治疗取效的基础。这些年,范庆花所接诊的病人,除常规的诊疗外,还有三件事必做,一是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适宜的探视注意;二是交流病情,鼓励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三是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基础锻炼,并在每天针灸期间监督检查患者执行情况。在科里,她就像一名家长,教给大家技术,教给大家保护,关心他们的工作,也关心他们的生活。这些年康复科人员一直不足,科室人员一年到头除春节外,每周一天休息,没有节日,没有休假,大家有病撑着,有事扛着,从来没有因个人问题影响工作。范庆花作为科室的带头人,这些年虽然身体不好,但没有为此休过一天病假,大年三十、初一、初二3天康复科全员放假,其他时间每周日下午休息半天。康复科成立十年来,一直是零差错,零纠纷,这不仅得益于良好的服务技术和服务质量,更得益于科室良好的团队关系。
不断求进步 康复事业得发展
多年来,范庆花在自己小有成就的同时,不断向别人学习,取其精华,让康复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能跟专家多学点东西,她付出许多常人不能理解的艰苦,但就是凭着这份坚持,她在康复事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仅在偏瘫的治疗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截瘫、手外伤、运动损伤及老年颈肩腰腿痛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达到了国内同级医院前列。
康复科成立之初,康复治疗只是作为辅助,完全依赖急性期患者。2006年10月训练室搬迁,400平米的训练室两个偏瘫病人,她站在空荡荡的训练室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但是人生没有回头路。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科室引进技术外援,那时康复资源匮乏,很多医院请的是上级医院治疗师,而她天生倔强,要么不做,要么做好,她要聘请国内一流专家定期坐诊。2010年以前二级医院康复科极少,更不用说中医院,那时的康复会议参加的都是省级及以上医院康复科主任,曾经的一次会议,席间范庆花与两位授课的专家坐在一起,听着大家热烈的讨论,她也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自我介绍后向其中一位老师提出问题,那位老师抬头看了一下,根本没有理会,这就是当时所处的困难处境。没有人相信一个县级中医院康复科主任有胆量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数次碰壁后范庆花联系到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于兑生教授。于教授是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主任委员,我国现代康复创始人之一,2007年7月于教授第一次来我院应诊,全新的理念,流畅的动作,近70岁的老人,整整一天7个多小时一直站着,面不改色气不喘,于教授的授课让她领略到康复的精妙,他说“康复是聪明人的事业,最强壮的病人可以做康复,最弱小的小姑娘也可以做康复。”
后来她又先后与北京积水潭医院、青岛401医院、北京康复医院等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2012年以前平均两月一次,每次不论多晚都同医院的车一道接送,为的是下次专家还来,也为了那几个小时的学习机会。这些年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带出了一批批的优秀治疗师,有的在省级医院,有的在县市级医院,都是科室骨干。区中医医院康复科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2006年成为章丘区肢体残疾人康复中心,2012年经济南市残联审核成为章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2013年初康复科成为济南市重点中医专科,病员涉及邹平、莱芜、淄博、历城等周边地市。2016年,康复科训练室再次搬迁,内科病房六楼2500平米为康复科业务用房,成人康复、儿童康复完全独立。中管局领导视察时给予高度评价“中医院康复科达到如此规模,不多!”。
范庆花表示,十几年来,康复科从无到有,发展到如此规模,有泪水,也有许多难忘的瞬间,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庭、享受生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辛苦和委屈都是值得的,为此,在康复的事业上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