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市州丨彻底消除血吸虫病,健康青白江惠民生!

关于青白江

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今天的青白江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殊荣屡获不断,是一个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新区。但就在60多年前,血吸虫病却恣意肆虐着这片土地!


60年前


解放初期,血吸虫病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蔓延,病人达1000多万,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青白江区便是当时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在当地重灾区,许多田地变成荒野,不少晚期血吸虫病人只能挺着大肚子下地,每亩地只能收获数十斤稻谷。



血吸虫是寄生在钉螺内的一种微生物,遇到入水的人畜,可在十秒钟之内钻入皮肤,并在体内发育成成虫,由此引起的疾病俗称大肚子病。


儿童被传染血吸虫病后,会影响发育甚至成为侏儒;妇女被感染后,多数不能生育;青壮年感染后,就丧失劳动力以至死亡。



60年来


1956年首次在大同公社查见钉螺,1958年确诊首例血吸虫病病例。全区血吸虫病流行乡镇11个、流行村96个,历史累计有螺面积449万㎡,累计病人48784人,累计病牛1265头。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64年成立区血吸虫病防治站,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阶段性目标的血防工作,掀起了全区“送瘟神”的群众性运动。



1979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10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2011年起,全区血防工作转向巩固监测阶段。



60年后


全区按照“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重点加强对传染源管理”的要求,始终以“三坚持、三到位”为导向,积极推进防治工作,为血吸虫病消除达标打下坚实基础。



自2010年达到血吸虫病国家传播阻断标准以后,已连续7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病畜及感染性钉螺;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建立起了以行政村为单位能反映青白江区病情、螺情变化的血防档案资料;建立和健全了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



2017年11月,通过综合评估,省级评审专家组认为:青白江区达到国家血吸虫病消除标准,并对我区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宣传形式、探索防治模式给予高度肯定。


未来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青白江区血防工作将站在新的起点上

继续强化政府主导

认真贯彻血防方针

持续巩固防治成果!



【四川卫生计生】

scweishengjisheng

卫生热线:12320

计生热线:12356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