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盛夏,虽酷暑难耐,但青白江始终有这样一群人,一直奋斗在血防战线上的健康卫士——青白江区血吸虫病防治院血防科的工作人员。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近
扎根基层的血防科工作者
——
叶玉玲
有一种选择叫坚守
1982年,18岁的叶玉玲参加工作。1983年,她受第一批血防前辈翁英用老师的指导,走进了区血吸虫病防治院血防科。1984年,她被派到省上专门学习该学科,从此便跟着前辈们深入到了青白江血防工作第一线,一干就是33年。
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查螺还是需要通过人工进行识别。清泉、福洪、姚渡、龙王、祥福、弥牟……他们常年奔波在青白江100多个村镇、茫茫田野上,一尺见方一尺见方地搜寻钉螺。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由于粪检的室温条件需达到25度以上,所以他们常常在又臭、又热、蚊虫还特别多的粪检室里一呆就是大半天。
33年来叶老师用脚在一步一步地丈量着青白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全区有钉螺的地方,地图都在她脑中。她还自豪地说,“每次下乡,无论是村医还是村民,见到我远远地就开始招呼,血防站的叶老师来啦!”
这份苦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得下来,当初与叶老师一起参加血防工作的5个人,如今只有她坚持了下来。她觉得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艰苦,但也乐在其中。
有一种履职叫敬业
叶老师办公室的旁边,是血防科的资料室,柜子里摆满了他们搜集整理的工作资料。并且叶老师还带领科员们,将各部门的血防工作资料汇编成册进行展示。
叶老师是一个念旧的人,搬家多次,许多工作曾用到过的物件、已经非常老旧的资料都舍不得扔,于是在她的精心策划下,成立了血防陈列室,此举在四川省尚属首例。
叶老师还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她将自己多年的一线实践积累升华成一篇篇论文专著。
宣传教育她要面对面反复说,查钉螺她要亲自到实地去做,给病人用药她也必须严格把关。可以说,工作时间她不是在医院指导病人用药,就是在乡下作指导培训、查螺灭螺。多年来,全区从未发生过一起因用药不当导致的不良后果。
有一种精神叫乐观
叶老师从来不觉得工作苦,而是把工作当作自己的另一种乐趣。面对长期存在的、稍有不慎便会被感染的威胁,叶老师从来没有退却过。有意思的是,她还将自己所在的血防科打趣地称为“送瘟神科”。说起自己热爱的血防事业,叶老师感慨万千,“干血防工作的人,都有一个梦想:消灭钉螺,消除血吸虫病。”
经过几代血防人的艰苦奋战,青白江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迎来了阶段性胜利:2011年至今,全区未发生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和家畜,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这样标志着血防工作转向了血吸虫病防治巩固监测和消除准备阶段。
10月26日,青白江区血吸虫病消除达标考核评估评审会上传来喜讯,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青白江区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达到国家标准。
正是因为无数的叶玉玲
才有了我们健康的改善
如果你也有所感触
就来点个赞吧!
来源:成都青白江官方微信
【四川卫生计生】
scweishengjisheng
卫生热线:12320
计生热线:12356
长按识别右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