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天生消瘦,怎么吃都不胖,但有的人天生圆润,喝凉水都长肉。其实这两种人都有可能是因为身体有疾病。
不同体型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和生理特点,中医里最典型的一个说法是“胖人气虚,瘦人血虚”,只有机体达到气血平衡的状态,才会精神百倍、百病不侵。
表现:口干舌燥、常便秘、很容易口渴、舌苔湿润光滑且黄。
食疗:麦门冬粥
将麦门冬20~30克洗净,入锅加水煎熬,弃渣取药汁待用。粳米50~100克淘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再将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入锅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熟即成。
按穴: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我们知道,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人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用指关节按压足三里,每次5—10分钟,每天1—2次。
表现:形体肥胖、四肢沉重、倦怠乏力、腹部常有饱胀感、食量不太大、舌头颜色浅淡且有浑浊黏液。
食疗:冬瓜粥
选鲜冬瓜100克或者冬瓜子15克,大米100克,生苡仁50克,做的时候要注意,如果用鲜冬瓜的话,只要将瓜皮上的白霜洗掉即可,不要把皮切掉。煮汤的时候把冬瓜连皮切成薄片,大米淘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即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稍加点盐。
按穴:丰隆穴
丰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话中的雷神。丰隆穴,顾名思义,就是假借丰隆这个象声词,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它在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钟
表现: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常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月经不调或闭经、舌暗红。
食疗:佛手姜茶
将佛手10克、生姜6克同煮,去渣,加入白糖另溶。不拘时服用。功效:生姜可健胃止呕、温中和胃,可加强佛手疏肝解郁作用,服用可使气郁不舒而胸膈胀闷的症状明显改善。
按穴:膻中穴
膻中穴(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全身之气会聚之处,按摩此养生穴位,可舒畅肝气、开胸解郁,使得肝气及全身气机调畅,利于情绪的稳定。按摩此养生穴位时,先用大拇指按揉膻中穴三分钟,由轻到重。然后把手掌伸直,用手掌靠小指的一侧,以膻中为中心,上下按摩12次(一上一下为一次),每日早晚各2次。
表现:肥胖虚肿浮胀、疲乏无力、常头晕气短、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腰膝畏寒、食量不大、腰膝冷痛、男性有阳痿现象、舌头颜色淡且苔薄白。
食疗:杜仲腰花
先把杜仲放入水中煮出浓汁,猪腰切成网状,加调料爆炒,最后淋上杜仲汁即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猪腰可补肾固精,两者搭配相当不错。
按穴:曲泉穴
曲泉穴,是沟通肝肾的要穴。说到功效,按摩曲泉,可滋阴补肝,主治肝肾阴虚、眼睛酸涩,相当于吃了杞菊地黄丸。以大拇指垂直按压同侧曲泉穴,两手同时进行,每次5—8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有不少瘦人其实吃得很多,可就是不长肉,在中医看来,这类人多是因为血虚。血虚,火就旺。这类人体内的气太盛、太足,把不该气化的也气化掉了,也就是说,把本该转化为滋养机体的那部分精华给消耗掉了,其整体的新陈代谢呈现出一种病理性的亢进状态,因此出现“怎么吃都不长肉”的现象。
表现:这种现象在中医里叫“消谷善饥”,主要是由胃火旺盛引起的,根源是阴虚,也就是体内津液少。容易“吃得多,饿得快”。这类患者特征是舌头很红、舌苔少、解便小粒而干结。
食疗:荸荠粥
取荸荠、大米各100克,白糖适量备用。将新鲜荸荠去皮切成小块,大米淘净,加入清水煮成粥,待粥快熟时放入荸荠,最后放入白糖调味,关火食用。可分次服用,连服3-5天。
按穴: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它的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泻胃火。饕餮美食引起的消化不良、便秘、牙龈肿痛、口臭等症状都可以按揉内庭穴。内庭穴位于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时,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2跖趾关节前方,第2、第3中趾缝间的纹头处。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消瘦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气血不足所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气血盛, 则肌肉丰腴,肢体强劲;反之则身体消瘦、肢体乏力。
食疗:四神猪肚汤。
取白茯苓10克、山药20克、莲子10克、芡实10克和猪肚一个。猪肚洗净,煮一锅水,加入3片姜和半碗米酒,沸腾后放入猪肚,煮几分钟至猪肚变硬,捞起冷却后切好备用。煮沸清水,放入猪肚、各种药材、姜、葱和半碗米酒,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两个小时,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按穴:脾俞穴
脾俞穴是脾脏的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和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俞能很快恢复脾脏的功能。刺激脾俞穴最好的办法是拔罐,其次是艾灸。早春和晚秋最好拔罐,每晚8点左右在两侧脾俞穴上拔罐15分钟,起罐之后喝一小杯温开水。夏末和冬季应该艾灸(每晚8点左右)。
安康医药,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