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遇见中药,遇见文人与美食家……


木瓜



只知木瓜甚好,然在宣城尚未见过,更未食过,甚是遗憾。

  
到了粤地,却常能遇见木瓜。这不,前几天朋友来访,带来几只木瓜,我把它们放在冰箱的保鲜屉里。隔几日,我竟然淡忘了它们的存在。


那日半夜,忽然醒来,口干舌燥,开冰箱取牛奶饮,却被一阵清香吸引;打开保鲜屉,见它们安详地睡在里面,一袭青黄色外衣,没有一点艳俗之气,清雅的香,只在夜深人静时悄然传送,不经意地轻轻一嗅,沁人心脾,让人在如此暗夜萌生浅浅的感动。
  
阅李时珍《本草图经》,此书有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其木状若柰,花生于春未而深红色,其实大者如瓜,小者如拳。上黄似着粉。宣人种莳尤谨,遍满山谷。始实成则镞纸花粘于上,夜露日烘,渐变红,花文如生。本州以充土贡,故有宣城花木瓜之称,后人多称“宣木瓜”。


简而言之,木瓜在各地皆有,而宣城之木瓜最为道地。古人话语往往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一个佳字就说明与众不同。宣城是我家乡,读此自豪感油然而生。据考,宣州区种植的宣木瓜,已有1500 余年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已定为“贡品”。 
  
尚未成熟的木瓜,皮色深青,青白色的果肉没有味道,口感类似冬瓜。熟了以后,外皮由青渐绿,后变黄,果肉有橙黄及鲜红两色。其尾部略微呈钝锥状,瓤子中间有一个空腔,长着一些乌黑而圆的籽,果肉十分香甜,有点象软的甜瓜,但香味比较特殊,有人说是象桂花香,我觉得不然,总之是一股特别的清香。如今木瓜被很多人广为享用,特别是非典之际,有木瓜可助人提高免疫力之说,名气大增。
  
木瓜有多种食法,譬如木瓜茶,在台湾很是风行。泡木瓜茶以选用圆形未熟的雌性果为佳,把一头切平做壶底,把另一头切开,掏除黑籽后直接放入茶叶,再把切去的顶端当成盖子盖上,沏入沸水,过几分钟就可品尝到苦中带甜,充满木瓜清香的木瓜茶了。 
  
我在广东也常做木瓜牛奶,做法很简单,切木瓜数块,倒入鲜牛奶,加入蔗糖和蜂蜜,再加适量碎冰,入果汁调理机中搅打成汁即可,不过,木瓜牛奶做好之后需速饮,不可长时间置放,木瓜含有柠檬酸,与牛奶中蛋白质融合,时间过长就会发生絮凝,状似果冻。刚做好的木瓜牛奶新鲜香浓,风味尚佳。鲜奶中的钙质,木瓜中的维生素C,都是人体中所需的营养成份,适合每日饮用。
  
冬季食用新鲜木瓜,会略带苦味,此属正常现象,大可放心食用。此物
可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多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另具润肤养颜、丰胸之功效,最适宜女性食之。
  
再者,木瓜入菜也美。木瓜中含有特殊的木瓜酵素,对肉类有很强的软化作用,因此将肉类与木瓜同炖,滋味甚好。木瓜排骨盅是海南一种平常的做法。将木瓜掏空后,放入四五块猪排,根据各家口味加入少许蒜末、辣椒、蚝油、米酒等调味品,放入锅中清炖40分钟就可。揭盅后热气腾腾,肉香混着木瓜香扑鼻而来。此菜做法简单、实用,是一道可以经常做的家常菜。若对厨艺感兴趣者,不妨尝试。

        

生地


广东人爱煲汤,且喜欢在汤中加入几味药材。于是,看似平常的汤就显出了珍贵,广东人喜欢把汤称之“靓汤”。老公在外打拼,老婆要记得煲汤给老公滋补,靓汤可犒赏老公的胃,更能以此稳住老公的心,真乃妙哉。

  
汤内入药,主要跟广东的传统观念及气候有关系,其汤主要讲究两大功效:一是清热解毒;二是益气补血。
  
与友人相邀去酒店吃饭,点一味汤先饮,此汤为正宗的广东土方,名曰:生地龙骨汤。初喝此汤,心生好奇,为何汤色黝黑,如熬制的中药一般?口味与平常的汤着实大相径庭,入口清溢、爽口、提神,散发着特别的药骨混合的浓香味,我渐渐喜欢上这个味道。
  
《药性赋》有记:生地味甘、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止鼻中之衄热,除五心之烦热。
  
生地本身黑润的质地,煲出来的汤水与汤料不免呈黑色,俗话说“逢黑必补”。照此说来,我觉得这黑亮而略飘油珠的汤与古铜色的龙骨相得益彰,仿佛营养都钻到骨子里了。有人喜欢用带皮腩肉来代替龙骨,腩肉的香腴与生地正好“甘苦与共”,变得美味异常,沾上酱油,继而又是绝馔一碟。
  
粤地盛产荔枝,都知道荔枝吃多了火气大,广东人最怕热气、怕上火。诸位若想兼固美味与实用于一身的话,不如试试这味“生地龙骨汤”,常饮此汤,也就不必害怕上火了。

淡菜



淡菜并非蔬菜,如同鲍鱼并非鱼类。这二者都是海产蚌类,不过淡菜属双壳类,鲍鱼属单壳类。蚌肉俗称水菜,此物取其肉加工晒干不加食盐,其味甘淡故称“淡菜”。

  
淡菜即贻贝,别名海红、红蛤、壳菜,据宋版的《定海县志》记,它还有一个响当当的雅号:东海夫人。据说是武则天死后被谪而变为淡菜,其实淡菜比武则天不知要古老多少。
  
李时珍曰∶淡以味,壳以形,夫人以似名也。东海夫人,生东南海中。似珠母,一头尖,中衔少毛。味甘美,南人好食之。《本草纲目》中记载:淡菜具有治疗虚劳伤脾、精血衰少、吐血久痢、肠鸣腰痛、产后血结、腹内冷痛、治症之、能补五脏、益阳事、能消宿食、消瘿气、除腹中冷气癖等功效。民间也流传许多验方。 
  
在海边,淡菜又叫红蛤,做法和其他海鲜差不多,水加葱姜,一开即可,吃的时候掰开壳子,吮一口里面的汁,再吃里面嫩滑的肉,的确是美味,所以有的时候真的很羡慕南方的海边之人,有那么多新鲜的海鲜和水果可以享用。


如今南方的水果可运至四面八方,但大都添加了水果保鲜剂,总觉得味道有些出入,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其实岭南的好东西岂止荔枝一物,海鲜、鲜果应有尽有,天赐美物可谓数不胜数,馋煞人也!
  
炎夏东极有一景,就是渔姑采淡菜。三五成群的渔姑游在海里,背着竹篓,一个猛扎,潜到水下,看到丛生在礁岸上的淡菜迅速刨下,放入背篓。脚一蹬浮出海面,灵动如鱼。


这些女人在海水里穿的仍是花衣花裤,宽松有如睡衣,浑身湿漉漉的,游人岸观,指点喝采。海岛出美女,跟近水和食鱼有关。东极的男女老小都水性极好,小孩会爬时,母亲便拦腰系一绳子,丢在浅水里,顺其戏耍,自已则织网聊天。采来的淡菜在野外垒石用大锅煮,熟后去壳晒在岸石上,晒至发硬便成了干。
  
而今我也常食淡菜,淡菜放在蔬菜汤里不怎么好吃,味较腥;而一但和荤汤放在一起,淡菜吸收了脂肪,显的又嫩又香了,味道很好;而荤汤也吸收了淡菜的鲜味,更加鲜美,可谓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哪像萝卜烧肉、土豆烧牛肉之类的菜,蔬者吸收了荤者的味道,占了荤菜的便宜不说,最后还搞的食客只食萝卜土豆之蔬者,不食荤者了,着实有点不厚道。淡菜受脂肪之香,还其氨基酸之鲜,真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紫苏



前年秋日,我去一位报社的老师家中做客。他家中藏了一些字画和古董,叫我赏观。随后,见他眼神一亮,说要带我去楼顶一逛,心想楼顶有什么好逛的,但主人盛情,也就随他而去,到了楼顶,我大吃一惊,原来他在楼顶竟开垦出二十多平米的花圃,此处除了种植着一垄垄花草和几种常见的蔬菜,还种了一小片不知名的植物。犹如到了农家小舍,这倒是让我有一种不小的惊喜和羡慕。

  
那一片不知名的植物,像开了一片紫色的云,静静地,不张扬,也不卑谦,就那样举着圆锯齿的叶子,尽力向上伸着。我把视线聚焦在这片紫色的云上,老师在一旁告知我,这是紫苏,见他低头,细细地寻找着云朵中最嫩的叶,然后从茎干处小心地掐下,嫩叶颜色稍微浅一点,有一种如水的柔软。老了的叶颜色成了紫黑色,浅浅的紫夹杂其中,顿生一种淡雅之美。
  
一会儿,他手里满满地握了一把,我问摘它何用?他对我一笑,说待会便知。回到家中,见他先用腊肉与黄蟮放在一起炖好,加入各味调料,在快要起锅之时,把洗好的紫苏叶放入锅中,盖上盖,焖几分钟,再揭开,一股清香直入心肺,在油腻腻的肉食中,它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调料,既增添了韵味,又解除了油腻之感,还给整锅佳肴平添了色彩。初食紫苏,就忽然喜欢上紫苏的味道。老师说,做鱼也可放入紫苏,可祛腥味。
  
据说紫苏由中国传至日本,现在已成了日本料理不可缺少的香料。
  
紫苏又称苏叶,《本草纲目》载其可以“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对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有不错效果,搭配生姜效果更佳。 
  
新鲜紫苏晒干后,可以长期存放,用其炖蛋都能起到解表散寒的功效,并能同时补气,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所以若是受了寒,不妨做一道紫苏炖蛋,方法是先用紫苏配少量姜丝煎水,待冷却,将蛋液倒入,搅匀,再入锅炖之,炖之前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油、盐调味,出锅香味飘溢,非常适合孩子食用。
  
饭后,老师用干紫苏泡一壶茶,与我对饮,清香四溢的紫苏茶氤氲升腾,带有微微的紫苏香,很容易入口。此茶具发汗和松弛的效果,适宜感冒或有压力时饮用,它与柿叶和薏苡一样,适合当成健康茶,在饭后饮。
  
若是与紫苏有缘,我想你也一定会爱上紫苏,并食之成瘾。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