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王小荣

(辽宁省桓仁县人民医院,辽宁桓仁 117100

[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牛黄清心散利巴韦林

[中图分类号] R512.5 [文章编号]B [文献标示码]1008-8849(2010)35-4567-02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是以口腔粘膜溃疡及手足、臀部处发生皮疹为主要特征的小儿传染病。今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我院门诊200969月间,共收治HFMD患儿126例,其中63例以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材料 病例选择标准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共126例,两组年龄最大9岁,最小6个月。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为63例,男37例,女26例;对照组63例,男29例,女34例。2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症状 体温37.4~38.5 ℃之间83例(65.9%);咳嗽、流涕103例(81.7%);食欲不振、恶心呕吐95例(75.4%);不能进食118例(93.7%);大便秘结56(44.4%);皮疹出现在口腔、手指、足趾处126例(100%);疱疹出现在肛周42例(33.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高于10×109/ L-1 33例(26.2%)低于5×109 /L-1 93例(73.8%);淋巴细胞增多的104例(82.5%);单核细胞增多的72例(57.1%)。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山东方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牛黄清心散(体外培育牛黄、天麻、胆南星、黄连、赤芍、大黄、全蝎、水牛角浓缩粉、琥珀、雄黄、冰片、朱砂、金礞石、僵蚕)口服。周岁以内11袋,每日一次口服;一至三岁12袋,每日一次口服;三岁以上一次2袋,日二次口服,连服7d。对照组63例,用利巴韦林15mg/(kg . d),分三次口服,连服7d;口腔内疱疹严重者2组均用“咽喉宁喷剂”每日3次喷在疱疹部位。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口腔、手足足趾底间疱疹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正常、单核细胞正常;有效:口腔、手足足趾底间疱疹及伴随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增高、单核细胞增高;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2

结果见表1

1 2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63 53 6 4 94

对照组 63 33 15 15 7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HFMD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其内因是小儿乃纯阳之体,若嗜食肥甘厚味之品,素体内热偏盛,复感外感时邪疫毒并与内伤湿热蕴结致使心脾积热、发于手足,上熏口咽,外透肌肤,发为疱疹,并见发热、倦怠、恶心、便秘等症状;婴幼儿系稚阴稚阳之体,感受疫毒后,病情变化迅速,若邪毒内陷,可出现高热、抖动、肢体痿软,甚则发生喘、脱,危及生命。故宜早发现,早治疗,防变证。小儿牛黄清心散是治疗小儿内热症的成方,方中黄连、赤芍、大黄清热泻火、解毒、荡涤肠胃,对热结便秘、火邪上炎有奇效。牛黄、冰片可清热解毒,对口舌生疮、咽痛者有效。水牛角、牛黄、全蝎、胆南星凉血解毒、镇静熄风可防治邪毒炽盛、逆传心包、內陷厥阴所致壮热、神昏、抽搐。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HFMD的主要原因为柯萨奇病毒A组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和臀部出现疱疹,口腔粘膜疼痛明显,破溃后出现溃疡、流涕,不愿进食。由于EV71还具有神经毒性,不仅引起皮肤症状,还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2],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麻痹神经源性水肿和肺出血等。保护中枢预防并发症是小儿HFMD治疗的一个重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儿牛黄清心散有解热、降温、抗高温作用,以及平喘化痰和中枢保护等药理作用,方中体外培育牛黄和冰片,可透过血脑屏障可有效保护中枢。研究表明,体外培育牛黄[3]有镇静、抗惊厥、抗耐缺氧等药理作用,能使缺氧小鼠的脑组织匀浆及血清SOD活性升高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保护脑细胞;冰片易穿透血脑屏障,能明显松弛血脑屏障的胞间闭锁小带,从而加速物质胞间转移,促进药物吸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和保护作用,因此小儿牛黄清心散在防治HFMD的并发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综上所述,小儿牛黄清心散不失为治疗小儿HFMD的良药,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0.

[2] 李建明,谢靖婧,何颜霞,等.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高危因素分

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16(2):142-144.

[3]葛颖华,钟晓明.体外培育牛黄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 .192322

[收稿日期] 2010062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121935期)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