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冬以来,我国多地区进入流感高发季,感染者多为儿童。这样一波流感病毒让家长们猝不及防,全国各大医院儿科急诊的接诊量更是居高不下。
如何分辨“流感”与普通感冒?别错把“流行性感冒”当成普通感冒!
“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同属于呼吸道感染,但是二者却有很大差异,不能简单的等同。
普通感冒是指表现为以打喷嚏、咽痛、咳嗽、低热、头痛和不适为表现的一类疾病,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己恢复。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每年可引发大量病例,人群普遍易感。两者不同点:普通感冒一般由鼻腔病毒和管状病毒引起,症状轻,自愈快;而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来的更突然且症状明显严重,常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关节痛等严重症状,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流感”有哪些特点?
感染症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起病突然,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传染性强:流感的传染性极强,它可以短时间波及周围的人群。它几乎每年都会引起全球范围的流行,因此它又被称为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每年的春夏交替时,就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
传播方式:流感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打喷嚏或者说话时候从口腔喷出来的唾液可以传播给与其密切接触的人,飞沫可以留存于物体表面,如果手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再接触到口腔眼鼻黏膜也会被感染。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易感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病者感染流感后症状较重,流感也可能使原有基础性疾病的病情加重。
感染流感后,应该怎么做?
1、发现被感染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当病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治疗。
2、充分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家里应该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流感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