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行业资讯】中药配方颗粒:凭什么流行?

配方颗粒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

 

个人认为是方便和可控。

 

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病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当必无效。”可见,中药煎煮之法,对临床疗效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汤剂煎煮过程繁琐,费时费力,药液携带不方便,己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传统饮片的最大问题就是传统煎药太麻烦。如果有人偏偏说我就不怕麻烦,就喜欢砂锅煎药,“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灯前看火候,香来病已轻”,那是一种怎样独特的美……虽然觉得你格(bing)调(de)高(bu)雅(qing),可我还是忍不住要说……

 

你以为煎药是这样的


 

其实现实中通常煎药是这样的


 由于嫌煎煮中药麻烦,服用不便,不少患者放弃汤剂而转向口服液、胶囊等中成药,但中成药属于固定组方,不像汤剂可临症加减,应用灵活,更适合个体化给药治疗,于是中药代煎业务便应运而生。目前传统中药饮片,在医院主要是采用这种代煎的模式应用的,医生给病人开完方子,病人交费时可以选择医院代煎,过几个小时就可以来取走代煎好的汤药液,每天按时服用。煎药机代煎中药,已经基本没有传统中药调剂过程中的“先煎、后下、久煎、包煎”等各种讲究了……

 

以前抓药,医院药房基本上都是这样调剂配药的,靠工作人员一味一味药的称,让后平均分到各付药里,中药房里可是需要相当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的,所以等着取药的人,只能等……


 

药店也差不多.......

 

 

等上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然后拿上这么大大小小的药包,回家去煎药去了。

 


采用配方颗粒后,可以进一步实现智能化配方颗粒,医生根据病情完成处方,病人交费后,信息直接发到药房,药房根据电脑指示,自动或者半自动的完成配方颗粒分装,原来的调剂、代煎等程序大大简化。

 

 

病人现场可以取走医生所开的中药,只不过不是几大包饮片的格式了,而是几个小袋子的配方颗粒了,回家直接温水冲服即可。

 

 

接下来是可控的问题

 

你以为中药饮片是这样的

 

 

传统饮片的种种美好,往往只存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现实中不少的饮片是这样的

 

 

中药饮片销售环节多见以次充好、染色增重、违规炮制、掺假售假;饮片生产现场多见环境恶劣、卫生条件极差、药材饮片贮藏、存放混乱,国家药监系统每年回收GMP证书的重灾区正是饮片生产企业。2015年,全国共回收GMP证书144张,其中中药饮片企业82张,占总收回数的56.9%,远超其它各品类。

 

什么?你说古代怎么没问题?都是当代人惟利是图?古代人难道都是圣人?上古医家皆药家?其实古代人受认识和活动范围的局限,一般对很多药物是区分并不是那么清楚的,这也正是今天导致中药一药多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各种混乱的直接源流。古代药农采错药、药铺收错药、医家用错药的,简直多到……多到干脆可以忽略不计了.......所幸,中医药是复杂系统,都是复方用药,个别方药的误用,很多时候并未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所以说,那种说中医将亡于中药,中药将亡于失德的说法,其实也只能呵呵而已了.......

 

因为饮片天生的特质,小、散,自然难以规模化,难以监管,难以工业化,所以品种混乱,炮制混乱,管理混乱,流通混乱,怎一个乱字了得。能吃到好的中药饮片,经常是要靠运气的……


 

“多、小、散、乱”乱象,正是中药饮片行业难以根除的痼疾。

 

再来看配方颗粒,虽说也是问题多多,可是相比于饮片,起码更容易规范,更可控,更容易存储,适于工业化生产,更易于实现监管……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