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蓝字订阅↑康普药业养生小达人~~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月初八腊八节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月初八被认为是农历新年的前奏曲,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腊八节只是喝腊八粥!接下来,请跟着小Tran一起了解更多与腊八节有关的七七八八。
▼
腊八节之“腊”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节之“昔”
相传过去啊,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节之“俗”
1、吃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2、祭祀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泡制腊八蒜
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5、制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6、吃腊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节之“养”
腊者,逐疫迎春。寿者,补肾益气。
每年的最后一月,可谓是新旧交替,辞旧迎春。在这个冬季养生也应当注意主要以“防寒补肾”为主。
中国历来有冬季进补、冬季补肾的传统,为什么冬季补肾最好呢?生命过程是一个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四季的体现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过程与人体五脏的对应关系是肝主生,心主长,肺主收,肾主藏。
此外,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熬制不同种类的腊八粥。
补阴型腊八粥
适用于:口舌干燥,眼睛干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形体消瘦,盗汗等人群。
原料:枸杞、玉竹、沙参、麦冬、洋参、鸭肉、糯米、百合、木耳丁、雪梨。
补血型腊八粥
适用于:面色苍白、心悸;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皮肤、粘膜颜色变淡,消化功能减弱,大便规律和形状改变的人群。
原料:红枣、桂圆、胡萝卜、桑葚、花生、赤小豆、枸杞、玫瑰、糯米、黑豆、薏米、深色葡萄干
补气型腊八粥
适用于:形体消瘦或偏旁,面色苍白,气短懒言,体倦乏力,脉象虚弱的人群。
原料:黄芪(煮水入锅)、红枣、莲子、芡实、山药、核桃、枸杞、栗子、小米、大米。
健脾型腊八粥
适用于: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人群。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致。
原料:山药、莲子、芡实、薏米、白扁豆、陈皮、鸡内金(打成粉)、大米、小米、猴头菇。
湿热痰湿型适合的腊八粥
适用于:身体困重倦怠,容易心烦急躁,舌质偏红,身体肥胖,肚子大腹部胀满,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经常出汗、气色不好、皮肤油腻易长痘,口苦口干唾液粘稠者。
原料:绿豆、雪梨、百合、桔梗、麦冬、薏米、萝卜、莲藕、莲子、茯苓、葛根(打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