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疫情结束至今, 中国已有15年没出现过像 SARS 一样重大的疫情。
而在风平浪静的背后,则有一支庞大的队伍在默默坚守。他们就是中国疾控。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将这份坚守制作成了系列纪录片呈现出来——《永不停歇的疫战》。2018 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CCTV4频道播出。
纪录片记下了我国疾控人员和传染病之间那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朵布村是位于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吉隆镇的一个小村庄,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将这里与中国大片国土隔开
中国与尼泊尔交界的边境小镇
2015 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上面照面里中国与尼泊尔的交界地区,所有房屋都被震倒。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但这次,并没有可怕疫情的发生。
这是因为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时刻监测着这里,及时拦住有可能爆发的疫情。
朵布村的驻村医生在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监测疫情的重任,一旦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会立即向镇卫生院报告。
藏族村医即时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
早报告早治疗
吉隆镇卫生院是最基层的监测疫情的单位之一,不管是否发生疫情,都必须每天上报当天的传染病情况。
报平安这个看似普通的电话意义十分重大,它随时有可能触动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监测网络——网络直报系统。
吉隆县疾控中心在接到吉隆镇卫生院疫情报告后,会立即将数据录入系统。通过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随时洞察全国任何一个地区的疫情状况。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直报网络
监测几乎所有的乡镇
截至2016 年底,网络直报系统已经覆盖全国各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和专业防治机构共计 6.8 万所。
这意味着网络直报系统已经基本覆盖中国所有乡镇和社区,并为全社会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传染病疫情监测。
2012 年 8 月,发生在南方多个省份的 18 例霍乱疫情就是由直报系统在第一时间监测到的。
时间进入 21 世纪以来,霍乱这种烈性传染病已经很少在国内见到了,传染病病例在短时间内密集出现,十分反常。这让有关部门神经紧绷。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副所长阚飚负责当时那次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他通过从各省汇总到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判断,这些疫情的发生都与餐饮有关。
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副所长阚飚
中国疾控中心的科学家们迅速启动了致病菌识别网——这是由我国首创,全世界只有我国才有的由国家成立的致病菌识别网。
下图中灰黑色的条形码一样的图案就是每一个病原体的核酸「指纹」。
致病菌识别网
从基因层面查找致病元凶
病原体的外形和种类可能看上去一样,但内在的遗传物质有可能是不同的,这就要由计算机根据核酸「指纹」对其进行身份识别。
阚飚发动大家在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全网搜索导致霍乱疫情爆发的致病原因。
同时,四川、江苏、广东、上海等地的疾控人员也很快便启动取样工作。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发病者在发病前都曾食用了甲鱼。
疾控人员立即对当地市场上的甲鱼进行取样并在实验室分离培养病原体,随后将甲鱼感染的 O139 群霍乱弧菌等样本数据上传数据库。
阚飚通过分析发现,这些病原体的基因图谱惊人相似。「病人菌株、甲鱼菌株,甚至一些在洗菜盆上提取的菌株的指纹图谱都是一样的。」
疫情源头被锁定。
原来是某个池塘的甲鱼被 O139 群霍乱弧菌污染后通过物流进入到各地批发市场,被收购后上了餐桌。
疾控人员找到并在相关部门帮助下关闭了这个甲鱼池塘,结束了这次疫情。
人工肝系统并非是“肝”的样子。其实它是一台体外仪器。医务人员可以借助这台仪器把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从而在患者体外进行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滤过等工作,从而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也可以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
通过用人工肝暂时替代肝脏发挥解毒、蛋白质合成和部分代谢功能,使得肝细胞获得再生的机会,令肝功能得以恢复。
该项技术在治疗细菌感染等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但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兰娟院士,竟创造性地将这项技术应用到了 H7N9 流感的治疗上,并取得巨大成功。
当一名 H7N9流感患者被送到李兰娟院士面前时,病人情况已经十分危急,患者呼吸功能严重衰竭,当时不少医生都认为这个病人没的救了。
而李兰娟却坚持:「患者才 38 岁,应该努力尝试任何救治的可能。」
通过分析患者入院时的情况——两肺迅速进入「白肺」(一般是指的重症肺炎其在 X 光检查下的表现,肺部显影呈一大片的白色状而得名,白肺一般都预示着肺部有被炎症所侵润)状态,肺的交换功能变差,紧接着就是呼吸功能衰竭。
李兰娟认为,一般H7N9 患者死亡,往往是由于肺部存有大量的炎症因子无法得到清除而导致呼吸衰竭引起的。既然「人工肝」技术能够使炎症因子下降或被清除,为什么不可以用它试一试来治疗H7N9呢?
于是,李兰娟院士大胆决定启用人工肝技术来治疗 H7N9,即将「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嫁接到「H7N9 流感」的医治上面。
最终,「人工肝」技术成功降低了患者的肺部炎症因子,使得患者被成功抢救。从此,人工肝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进一步得到了拓宽,进入到新发、突发传染病治疗中。
说到传染病,就得说说疫苗了。作为生物制品,疫苗对温度是极其敏感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甚至破坏疫苗的功效。
从生产出厂到最后接种,疫苗要经历流通、运输和储存等多个环节。为了保证疫苗的稳定性和抗原性,全程冷链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顾名思义,冷链就是保证疫苗在各个环节都保持在低温环境中的系统。
那么,如何保证各环节达到冷链的要求而不出纰漏呢?
这就要借助自动温湿度监控系统来实现。
自动温湿度监控系统使得工作人员在疫苗运输过程中,可以全面掌握车辆的行驶路线,车内温度、安全状况等情况。
即使跑在路上
也有疫苗冷链监测系统时刻监控
甚至在疫苗到了接种点后,每个接种点的冰箱也都被列入到监控中,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这套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发的系统成功将全市的疫苗纳入到了网络监控中,实现了全市疫苗的统一管理、实时连接、无死角监控。
这套系统,已经成为中国疫苗管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原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曾说:经世卫组织专家评估,中国的疫苗国家监管体系,已经达到或超过世卫组织按照国际标准运作所指定的全部标准。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先后爆发。 6 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警戒级别升至 6 级。
世界各国的神经顿时紧张起来,首先感觉到压力的便是各国的口岸检疫人员。
深圳拥有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单港,亚洲最大的陆路口岸以及中国最大的旅检口岸。每年从这里出入境的旅客达多达 2.3 亿人次,入境旅客量占全国总量的 46%,交通工具检疫量占全国总量的 70%。
超高密度的人流物料,给口岸检验检疫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面对每天高密度的入境流量,深圳口岸的检验检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
下面这张照片是入境旅客过检时的第一道关口,检验检疫人员正密切观察着入境旅客的健康状态,他们借助第四代可视化红外智能测温系统,时刻监测着每一位入境旅客的体温状况。
进入中国内地的第一道关口
就是检验检疫构筑的国门安全防线
自动锁定旅客面部,全程全自动无干扰测温。
系统会自动以红外截图、声音报警、闪光的方式提醒,把体温偏高的旅客从人流中筛查出来。
安装在入关口岸的
测温人脸识别四位一体的智能系统
在这套智能测温系统上岗之前,旅客过关时需要停留 3 秒钟以接受人工体温检测。深圳口岸每天有超过 60 万的出入境旅客,体温检测过程对通关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今,第四代智能测温系统代替了人工体温检测,旅客在不被干扰影响的自然状态中接受体温检测,大大提升了通关效率。
2016 年 2 月14日下午,深圳皇岗口岸检疫局的工作人员奚汉通,正像往常一样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监视屏上不断跳动着的数字。
突然一个红色标记在一位旅客的镜像上闪现出来,奚汉通立即上前拦住了这位旅客。
经过检验检疫人员的进一步核实,确认该旅客来自寨卡病毒传染病疫区,而且伴有体温升高、咽红等一系列症状。
检验检疫人员高度警觉,迅速对他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排查,同时采集血液样本送到实验室,检测结果呈寨卡病毒阳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流行于国外的疫情随时可能逼近中国。而敏锐的智能测温系统,则成为守护「国门安全」的一项重要利器。
摄制组走南闯北,筹拍近一年时间呈现出的 5 集纪录片,远不止文中的这些,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继 SARS 之后,它的「妹妹」 MERS 是怎样被我国疾控系统扼杀在萌芽之中的?
在支援西非三国抗击埃博拉的过程中,中国青年检测队是如何创造零感染奇迹的?
面对不明病原体的危重患者,又是如何利用最先进的检测技术查出病原体的?
……
5 集记录片让人意犹未尽,中国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做出的努力和成绩让国人安全感倍增的同时也获得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在这背后,是中国疾控人十数年来「战斗」的成果,而这项没有硝烟的「战斗」,正如此片的片名一样,将永远不会停歇。
来源:丁香园
编辑:包强红 审核:张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