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重磅|广州市召开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

2月1日,广州市召开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家、省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唐小平主任系统总结了2017年我市卫生计生工作情况并就2018年工作任务作全面部署。越秀、白云、花都区卫生计生局,市妇儿中心、广医五院、委机关疾控处分别围绕庭医生签约服务、卫生计生队伍整合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点医联体、卫生信息化和智慧医疗、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重大传染病和慢病防控体系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2017年: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会议指出,2017年,我市以建设卫生强市健康广州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大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效应对各类疫情,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转型升级,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总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为1.53亿、299.70万。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75岁(2016年末),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7.22/10万,婴儿死亡率2.49‰。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市总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为1.53亿、299.70万。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75岁(2016年末),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7.22/10万,婴儿死亡率2.49‰。


唐小平主任用“八新”高度概括了我市去年一年卫生计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卫生计生事业提供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各级党组织通过集中培训、专题学习、专家辅导、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选人用人制度有效落实,有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明显强化,干事创业劲头显著增强。


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突破

按照省统一部署,我市全面协调广州地区152家公立医疗同步启动改革,同时取消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加成、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公立医院门诊、住院药占比、次均门诊药费和次均住院药费下降。就医群众总体负担未增加,以药养医机制初步破除。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诊疗量下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上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比例明显上升,“基层首诊”、“小病在社区”等改革目标初现。11个区累计组建医联体75个,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35个,分级诊疗态势逐渐呈现。


卫生强市健康广州工作打开新局面

制定并有效实施了《关于建设卫生强市的实施意见》及4个三年行动计划配套文件。


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制定实施《广州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出台《广州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非中心区延伸,市中医医院同德分院建成投入使用,一批市、区重点医疗建设项目动工建设。


2
构建医疗高地取得进展

利用我市大型医疗机构聚集的优势,积极支持中山一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支持市妇儿中心申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广州呼吸中心建设,支持市一医院借助华南理工大学科研优势,加强院校合作,提升综合实力。根据复旦大学排行版,广州地区有9家医院跻身全国百强,华南地区排名前20的医院有15家在广州,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2个(含中医15个)。2017年我市新增三甲医院2家,广州地区三甲医院累计达38家。广医附一院呼吸科、市妇儿中心儿科、市惠爱医院精神病科全国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3
基层医疗卫生、妇幼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①2017年末,每万名居民拥有全科医生3.47名。常住人口和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分别达33.38%和71.14%;


②新增6个“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个“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16个乡镇卫生院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命名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③市区财政新增投入近1亿元用于儿科建设发展,现有儿科床位5600余张、儿科医生2500余人,较2015年分别增加10%和5.7%,现有国家级、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各3个;


④全市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0.07万人,产前筛查诊断项目顺利开展;


⑤精神卫生医疗资源得到快速增长,开放精神科病床达8,367张,床位密度为5.96张/万人。共有精神科医师624名,达到每10万人4.4名精神科医师;


⑥有效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9个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⑦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共接入256家机构,部分部门间实现数据共享,实现健康服务“一卡通”、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跨区域协同服务; 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已接入全市60家大型医院,通过微信、支付宝、手机App等渠道实现移动医疗应用,实现信息惠民、便民。


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迈出新步伐

建立“广州市防治重大疾病联席会议”制度,登革热疫情有效控制、H7N9疫情总体平稳。


完成“自动化疫苗冷链温控系统”建设,全市252间预防接种门诊达到星级标准。


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卫生技能竞赛,获得全省团体一等奖。


爱国卫生工作成绩明显,新增国家卫生镇4个,省卫生镇3个,省级以上卫生镇创建率达86.8%。推动“厕所革命”,全市75.97万户农村家庭中,有75.79万户达到卫生厕所标准,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9.76%。


公共卫生服务注入新内涵

2017年我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已从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60元,全面整合了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链条,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均等化水平。


落实重大公卫项目,完成首轮三年大肠癌筛查36.8万人,启动越秀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试点。


为29万名孕产妇提供了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为11万名农村妇女提供了两癌检查,为5.5万名农村待孕和孕早期妇女免费提供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走出新路子

1、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出生数分别为23.74万人和17.23万人,二孩出生占比大幅上升,全市每出生10个小孩中有近6个是二孩。“全面两孩”政策效果显现,生育情况总体符合预期判断。


2、《广州市关于贯彻落实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规定》和《广州市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办法》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3、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我市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的共有32家,较去年增长了113%;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的医疗机构已达90%以上;具有医养结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覆盖率已达85%以上,较去年增长27%。


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走上新台阶

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100%的市属三级医院开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100%的二级以上医院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00%三级医院和90%的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65%的三级医院和56%的二级医院开展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


有效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9个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逐步完善医疗安全防控体系,医疗纠纷发生率总体稳定呈下降趋势,平安医院创建卓有成效。急救医疗体系趋于完善,血液供需矛盾逐步缓解。


持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市属医疗卫生单位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立项112项,科研成果获得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项。


强化卫生计生执法检查,有效维护了医疗行业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高标准完成广马、财富论坛等各类大型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媒体的高度评价。


精准实施医疗帮扶。提升清远等省内10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帮助贵州黔南州等13个省外城市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协助西藏波密县人民医院创二甲、助力提升新疆疏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其他卫生计生工作获得新进步

依法行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闻宣传、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财务、审计、干部保健、对外交流、机要保密、档案管理、政务公开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更上一层楼”。


2018年:着重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健康保障


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健康中国战略具体化、实践化。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全面围绕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卫生计生工作的决策部署,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动卫生强市健康广州建设,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促进家庭发展,努力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卫生计生治理能力,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健康保障。




唐小平主任指出,2018年,做好新时代我市卫生与健康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三个工作方向:一要始终坚持党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领导。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三要始终坚持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中谋划卫生计生工作。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广州

出台《“健康广州2030”规划》,强力推进卫生强市相关工作,着力补齐短板、筑牢基础、建好高地,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


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重点支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市妇儿中心等市属医疗机构,全面提升医疗、科研综合实力。


加强重点专科、专科疾病诊疗体系建设。强力推进强基创优、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三个行动计划,出台《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特别是慢性病防控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卫生信息化和智慧医疗体系。完善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全市三级医院影像和检验结果互认。推动部门信息系统融合,打造全市医疗卫生健康信息系统大平台。


做好我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地级市)相关工作。


破除体制障碍,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完善花都区医疗集团建设,重点落实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推动医师纵向交流,实行药品集团采购。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签约一个,履约一个,做实一个,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签约人群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组建广州地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加快推进三级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规范诊疗行为。


完善全民医保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配合全面推开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开展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试点。协助建立GPO(药品集中采购组织)平台,实施全市统一的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集中配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采购和使用的衔接。


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推动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力度,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行为,探索多元化监管体系。


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逐步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探索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管理数据库。


强化各120网络医院应急通讯联络机制。


加强重大疾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总结登革热防控经验,健全和落实“四方责任”防控工作机制,完善蚊媒监测,及时应对并处置疫情。


落实重点场所防控和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加大患者发现力度,规范诊疗行为和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


推动“厕所革命”,完成改造农村户厕2080户。


强化支撑保障,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全力推进住院医生、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推进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2017-2019年)项目和中英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基地培训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启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提升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呼吸中心、市中医医院新址、市惠爱医院芳村院区提升改造、市十二医院新址、南沙儿童医院、广医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黄埔院区和市妇儿中心增城院区项目建设。


探索建立动态分析、客观科学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考评系统,进一步加强医改考核工作,充分发挥考评工作的导向性作用,推动医改任务落实。


进一步完善卫生计生法规、规章,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继续开展医疗质量巡查,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简化优化就医流程,在全市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医保移动支付。


加强医疗机构行风建设,推进“平安医院”建设,保障血液安全。


研究出台《广州市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 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对社会办医的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关于在社区建设护理站的工作方案》,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我市健康服务产业体系建设。


突出人文关怀,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

推动落实党政主体责任,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向服务转型。


加强人口出生动态监测,落实各项奖扶政策,优化计生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稳步推进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工作站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为新时代卫生计生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要坚定理想信念,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有效扎紧扎牢制度笼子。


 

此外,会议还要求各区、各单位要做好迎春花市和春运的医疗保障工作;做好春节期间的应急值守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加强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市卫生计生委领导、处室负责人、各直属单位,广州地区省、部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各医院主要负责人和市审批的民营医院代表共约160人参加了会议。

 


供稿|委办公室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