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涨知识!春节习俗知多少,提前讲给大家听~


春节的步伐越来越近,

大街小巷上喜庆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厚,

关于春节的习俗我们知道很多,

但是春节很多不成文的习俗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春节为什么要走亲戚

传说年兽是民间的恶兽,会吃人坏破庄稼,通常会集结全村人的力量一起把年兽赶走。赶走年兽后人们会去看看自己的亲戚有没有被年兽伤害,如果没事就报平安同时庆祝赶走恶兽之喜。

       走亲戚是各地过年习俗,也是过年主要内容之一,规矩多,历时长,几乎贯穿了整个春节。有说法初一之前称为拜早年,十六以后称为拜晚年,而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十五)则是高峰期,二月初二“送年”后就结束这一活动。

        拜年极有讲究:要求先长辈,后平辈;先近邻,后远亲。而在河南部分地区流传着“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的说法。无论是哪种说法,在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作为汉族民俗文化,走亲戚送礼也是极为重要的,而各个时期都有其特点,当代则多是水果、茶叶、糖饼等。

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和“祟”同音,当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压住祸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也称为厌胜钱,当时的压岁钱并不是市面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币状辟邪品,有的正面有文字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背面各种寓意吉祥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等。

        压岁钱有两种形式,一种见《燕京岁时记》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另一种则是由家长用红纸或红包包住给孩子的钱。另外压岁钱可以当面给小孩,也可以在除夕夜偷偷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诗我们可以看出孩童们在春节期间对压岁钱的期待,以及他们用压岁钱买小物件的欢喜心情。

春节为什么要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在屋门、门楣、盆栽等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寓意幸福、福气、福运等,这是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寄托了百姓对来年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祷,更有把“福”字倒贴,取读音“福”到(倒),更体现了民间对“福”的向往和祝愿。

       最早关于春节贴福字的文字记载出自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推断至少从南宋开始就已有贴福字的习俗。

       关于把福字倒过来贴的传说有二,其一是某年春节前夕恭亲王府的管家照例写“福”字贴于门前,但有个家仆不识字误将其倒贴,因此引发了恭亲王福晋的怒火。亏得管家急中生智,恭喜恭亲王大福已到(倒),是吉庆之兆,方化解了主子怒火。且恭亲王福晋听到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一时高兴又重赏了官家和家仆。

       其二则是明太祖朱元璋打算用“福”字作暗号杀人,但马皇后为消除灾难令全城人家必须在自家门前贴上一个“福”字。后皇帝派人查看却发现一个倒过来的福字,一时大怒下令抄斩那户人家,马皇后马上出来调解:“那户人家知道陛下到访,特意倒贴福字,这是'福到'的意思。”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从此人们也将“福”字倒贴,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早臊恶鬼。”即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现在庭院前当鞭炮,趋避山中的怪兽恶鬼。由此可见此习俗起源很早,流传多年。

       关于放鞭炮的传说则是关于驱赶恶兽“年”,因为“年”每年除夕都会到村子伤害村民牲畜,为了躲避其伤害,人们都会在除夕当天宰杀猪羊供奉它,让它饱腹不再伤害人畜。一年村民忘了供奉,“年”则到村里大肆破坏撒野,人们躲避的时候发现有一处竹楼起火,并烧得“噼噼啪啪”,吓得“年”逃回森林,于是每年村民都在正月烧鞭炮把“年”吓走。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子,起源于五代的桃符。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后嫌他写的不工整,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题桃符便由此开始,且由于后来纸张大量生产,纸张逐渐替代桃木板,便开始了贴春联的习惯。

       贴春联的传说和恶兽“年”有关,据说“年”害怕红色,人们便在门的两旁贴上一对红纸,吓跑“年”,让它不再踏足村里,由此过年贴对联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门两旁贴上大红春联,增添了春节红红火火喜庆的气氛。春联上的话更是表达了百姓的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他们的诚挚的祝福和希望。

梅河医保全体工作人员祝大家新年快乐,平安健康!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