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学科|如果没有进行这一治疗,就不能算作完整的治疗过程

康复医学不仅面向疾病,更重要的是关注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


记者 | 鞠 姣

来源 | 中国县域卫生



相较于临床医学侧重解决疾病,康复医学更多是解决残疾及功能障碍的问题,其诊疗范围更加广泛和全面。而康复治疗被很多人认为是疾病诊疗的进一步需求、乃至更高层次的需求、甚至是奢侈的需求。这种观念混淆了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区别和对医疗的目标单一性设定,也阻碍了康复医疗的发展。


那么,医疗的本质是什么?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疾病需要“三分治,七分养”,康复无处不在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理疗科副主任医师刘元标解释说:“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两者虽有不同,但密切联系并相互依赖。临床医学主要是面向疾病,着重于去除病因、把病治愈。而康复医学则不仅面向疾病,更重要的是关注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也就是既要治病,又要恢复病人的功能,尽可能使之病而不残,残而不废。”


疾病是可以通过康复手段来管理、从而解决疾病所产生的功能障碍、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单纯从医疗所要解决问题来看,临床医疗与康复医疗是一种并行的,而不是相继的。


“患者的手指掉了,医生通过手术(接神经、血管、皮肤等)给患者接活了,但因为没重视康复,导致整只手都废了。如果当时不接受手术,废的只是一根手指,但术后整只手都没功能了,不重视康复,即便手术做得再漂亮有什么用呢?”


原是骨科主治医师的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马常青对康复的重要性也深有感触,“俗话说,疾病需要‘三分治,七分养’,康复无处不在,它贯穿整个诊疗过程。如果没有进行康复治疗,不能算作完整的治疗过程。”马常青认为,康复医疗应贯穿整个诊疗过程。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因慢性病致残的患者日益增多,公众对康复医疗的需求也不断加强,国家也陆续出台多个文件为康复医疗的发展“铺路”。


2017年11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印发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疗机构、护理机构,打通专业康复医疗服务、临床护理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康复、护理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1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示,2018年将进一步扶持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力争每个县至少有1个公立中医类医院,建立功能布局合理、满足人民需要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重“预防”  可减少不必要的医保支出


根据《“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披露数据,“十三五”期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约增加640万,到2020年将达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2015年,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人,持残疾证老人达到1135.8万。供应严重不足的服务与潜在的巨大需求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康复护理服务不足,一方面导致失能、部分失能人员生活质量下降,家庭生活负担加重,另一方面也直接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面对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因慢性病致残的患者日益增多,大量病患亟待康复医疗很多康复项目未被纳入医保目录的现状,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是解决康复医疗供需矛盾,缓解有限医疗资源浪费的重要问题。


“康复医疗引入我国时间短,存在康复意识不足,少数医院设有康复科室,独立康复机构也少,康复人才不多等问题。康复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包括治未病这一范畴。但目前医保更侧重于大病的报销,加之不少大众防病意识薄弱,使得不少小病拖成了大病。将工作重心由‘治病’转到‘防病’,可为医保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马常青说。


“中医康复是整个疾病恢复中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一个完整的疗程才能见效。由于单纯调养不在门诊报销也不在住院报销范围内,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因为住院天数的限制,时间一到,不得不办理出院再办理入院。不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也间断了治疗,影响了康复效果。”山东省莱州市沙河中心卫生院院长崔锡坤表示,“促进康复医疗发展,资金是一个关键方面,转变医保支付方式是另一个关键。医保采用总额预付制,结余的资金留给医院,再加上政府增加财政投入,会促使医务人员转变观念,实现重‘治病’到重‘防病’的转变,这才是实现‘健康中国’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康复医疗三级体系  有利于分级诊疗落地


针对供需矛盾,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倡导更加科学、合理的三级康复网络的建设。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推动二、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学科,引导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预计到2020年,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天津市从2018年起构建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专业医疗机构、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社区康复一体化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对此,北京小汤山医院副院长梁英强调,康复医疗的三级体系应该有“明确分工”:急性期在大医院设立的康复科;过了急性期,病情稳定的患者应转到康复医院;在康复医院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恢复期的患者可以转到到社区进行简单的康复。


谈及发展康复医疗的意义,江苏省昆山市康复医院院长彭志坚说:“康复中心和护理中心的设立,适应了中国养老发展形势的需要。可弥补公立医院康复资源的不足,承担起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的功能。为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或康复医院住院康复治疗后病情处于稳定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提供了下转的通道,起到延续性和整体性的一个照护作用,对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医养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基层康复医生技术水平受质疑、患者后期康复项目不予报销的问题,浙江省义乌康复医院院长张文斌总结解决方案说:“基层康复医疗机构可以与综合医院建立康复医联体,加强技术合作,提高社区卫生院的康复护理水平。对于费用问题,可由医保、患者、残联共同承担。”


引入社会资本需以保质为前提


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疗特别是基层康复医疗领域,不仅可以弥补公立医院康复资源的不足,而且可以促进市场良性竞争。但是社会资本的根本还是盈利,如何有效地控制质量、保证安全同样是一个重要问题。


马常青认为,目前医联体建设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单靠行政指令推进难以持久。以“医生为主导”替代现在的以“行政化为主导”,纳入市场竞争机制,才能实现医疗资源供需真正对接。


在彭志坚看来,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加快制订完善康复质控体系非常重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疗机构、护理机构可以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对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促进作用。但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疗机构、护理机构,最重要的必须建立规范、标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可以由各地区二、三级康复医院或者三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学科牵头,制定康复医疗的规范和标准,组织专家团负责各中心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再教育、培训和考核,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各中心的质量控制。”彭志坚说。


~~END~~


越县域,越懂县域!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