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临床上枕先露占95.55%〜97.55%,故以枕先露的分娩机制为例说明:
考点分析
1.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衔接。
2.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临床上注意观察胎头下降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3.俯屈:
当胎头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原来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遇肛提肌阻力,进一步俯屈,使下颏接近胸部,将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11.3cm)变为枕下前囟径(9.5cm),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
枕先露时,胎头枕部位置最低,到达骨盆底,肛提肌收缩力将胎头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枕左前位的胎头枕部向前旋转45°,后囟门转至耻骨弓下。
5.仰伸:
俯屈的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使胎头逐渐仰伸娩出。
6.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称复位。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外旋转。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及下肢随之娩出,完成分娩全过程。
往期回顾
更多护理学备考资料,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护理备考Q群:619967076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