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者/刘唐
专注医药营销。
传说,医药代表填iPad拜访系统有三重境界:
场景一
门诊外,
在一堆打游戏或聊天的国产代表环视下,
独自填写那永远填不完的系统;
——此谓第一重境界,即: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场景二
为了刷定位,
特意绕道去了某家医院外面填拜访;
——此谓第二重境界,即:
“为伊消得人憔悴”
场景三
为了刷数据,
把iPad丢给实习生或训练小孩填写;
——此谓第三重境界,即: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大概算得上一个医药代表的自白。
以上三个场景改说人话就是:
一开始大家尽量让iPad填写和拜访计划相匹配,并合理利用拜访间歇时间。
后来发现这样转不动,SFE期望的剧本和现实差异太大了,分开来考量更省时省力。
再后来脑袋更开窍了,有实习生的最好,没有的话培养一下周围的小朋友。
扯一下蛋:无论是市场还是销售人员,看到上述类似场景,大致可以判断这个代表入行多少年了。
而看到这些,我们SFE不经感叹:“费心费力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型,竟然结果是这样。我本一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为什么会是这样?
一言以蔽之:这是以销量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之争所带来的结果。
现有的SFE拜访管理系统,基本都是以销量为核心逻辑推演的。
即便现在对“处方潜力”等词语有所合规化修饰,而从根本上也没有什么变化。
这一逻辑推演大致是:只要筛选出高处方潜力客户,并在规定时间和频率内传递了预期的信息,那么就会带来销量结果。
故以销量为核心逻辑推演的主等式是:“拜访=销量”。
事实上毋庸置疑的是,医药代表的行为总是以客户为中心的。
这时候客户需求是源头,满足客户需求即意味着带来销量,而客户需求大致可分为学术和客情两方面。而若以客户为中心,有时很多拜访是不在院内进行的。
故以客户为中心的主等式是:“需求=销量”。
两拨人生意的逻辑不一样,自然很难凑在一起。
考虑到SFE不仅已经和Sales结婚了,还生下了个iPad,离婚实在是个麻烦事。
于是,这样相互适应和忍受的生活还在继续着。
那么问题来了:你赞成不再填写iPad的日常拜访系统吗?
本文是针对药企各部门对SFE职能的看法(点击此处查看)有感而发,旨在提出一个观点以引发药企SFE和其他业务部门关于的绩效管理和指标考核的思考。
更多关于SFE的逻辑架构及与现阶段医疗环境变化下的冲突,敬请关注笔者后续文章~
花5分钟的时间回答
来谈一谈“你眼中的SFE/培训部门”
帮助SFE/培训,
更好的定位自身。
所有完成并提交问卷的会员
都将获得思齐价值800元的
【在线微课-名师360】
为期7天的免费试用账号
更多关于药企绩效优化的观点
敬请关注思齐【第三届绩效优化与人才发展大会】
思齐俱乐部——医药经理人自己的俱乐部
市场、销售、医学、SFE、培训......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