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健康科普】麻醉医生,你打完针了怎么还不走?

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

麻醉会影响智力?

太小的孩子或老人不能做全麻?

俗话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麻醉医生在一台外科手术中的重要作用,麻醉被视为一项“让人睡着的艺术”。

3月26日至4月1日为“中国麻醉周”,今年的活动宣传主题为“人民美好生活 从无痛诊疗开始”。今天的《新疆名医堂》节目邀请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徐桂萍跟大家聊聊麻醉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


“麻醉师”是正经的“医师”,因工作在幕后,常被称为鲜为人知的“隐形医生”。一名合格的麻醉医师专业知识完全不逊于一般意义的医师,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仅要熟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解剖学,药理学等知识,还要掌握各项精细又危险的操作,尤其气管插管是每个麻醉医师都拿得出手的救命技能。

“麻醉医生,我该做什么类型的麻醉?” 

对麻醉类型进行区分,可大致分为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包括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就是常言说道的“睡眠状态”,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当药物被肝脏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

椎管内麻醉:就是大家常说的“在背上打个麻药”,是将局麻药注射到椎管内不同的层次,使麻醉平面以下失去感觉和痛觉,所以俗称“半身麻醉”。

局部麻醉:是在手术切口部位注射局麻药,完成体表的小手术。

不同的麻醉方法各有利弊,因个体化手术而异。同一种手术可以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或复合应用两种麻醉方法。

“你好,我是你的麻醉医生,将在手术中保证你的安全。”

麻醉医生在整个围术期都要关注手术患者的心理承受力,术前访视病人时除了了解病情外,还要通过与患者的交谈来打消其对麻醉和手术的恐惧。当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第一眼就能见到熟悉的麻醉医生,给他的善意笑脸和亲切话语,以及恰当的使用镇静药物能明显减少患者紧张情绪。

 

“麻醉医生,你打完针了怎么还不走?”

无论手术持续多久,麻醉医生都要在病人身边,麻醉过程就像飞机飞行一样,麻醉诱导和苏醒犹如飞机起飞和降落,这也是最危险的时刻。不仅根据手术和病人自身情况调节麻醉深度,而且精确调节病人各个脏器的灌注和功能,更是随时准备处理手术过程中随时出现的意外情况,大出血、心律失常、呼吸功能不全等等。

 

“手术结束了,为什么麻醉医生还不让病人回病房?”

手术结束后并不意味着麻醉医生的工作就完成了。术后麻醉医生会将病人送到苏醒室,让病人慢慢苏醒、恢复自主呼吸,意识恢复。在这个过程中,还是麻醉科医生继续观察患者的伤口出血、恶心呕吐、疼痛等等术后情况并妥善处理后,才护送回病房或者转入重症监护室。

是不是只有复杂手术,困难手术才能凸显出麻醉的重要性?

“手术有大小,麻醉无大小”。麻醉的风险不会因为手术的大小而改变。举个例子,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大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可大于6小时,若经严密的麻醉管理,术中可稳定;相反,若一位行“脂肪瘤切除术”的小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可小于30分钟,也有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等急症。

全身麻醉会使孩子变笨吗?

现代麻醉采用的全身麻都药物均是对人体影响极小、作用可逆的药物,手术后可经人体代谢完全排出。经多年实践证明,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正确使用下,没有证据表明全身麻醉药会对智力造成明显影响。

无痛胃肠镜为啥要做心电图?

所有麻醉前都要为患者做相应准备和检查,复杂手术检查项目更多,而心电图是所有手术前必要进行的,可以及时排查患者是否心率不齐或心肌缺血的情况,才能为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监护措施。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先锋961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