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保障与民生并举,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推进基本医保向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转变。
目前,全市构建起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辅,疾病应急救助和医疗救助兜底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
基本实现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21日,家住名山区马岭镇的黄卫娴熟地拄着拐棍料理家务,能够拄着拐杖行走,对他来说已是不幸中的万幸。2017年4月底,黄卫在安装雨棚时被电击伤,导致右腿高位截肢。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及家中的实际困难,医保政策帮他解了困境。
“当时辗转了几个大医院,花了十多万元的医疗费用,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感觉快撑不下去了。”说起一年前的那场意外,黄卫心中仍然心有余悸。
“我们经过实地调查核实后,按照城乡居民医保政策报销了黄卫的医疗费用。”名山区医保局副局长程建平说。最终,黄卫治疗花费的医药费82300.30元中,基本医保报销了24096.30元,大病保险报销了19502.2元,有效缓解了他家因大额灾难性医疗费用支出而因病返贫的问题。
黄卫仅仅是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成效的受益人之一。
根据市医改办主任、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志强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52万余人,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群众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标准、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由2010年140元/年/人、10万元/年、65%提高到2017年450元/年/人、15万元/年、75.1%。
全面建立“六统一”政策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性提升
统计显示,2017年,全市共有8093人次享受大病保险政策,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报销比例达到50%以上,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基础上增加11.7个报销百分点;全市9547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政策落实率达100%,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全市共支出1659.47万元救助金,累计实施健康扶贫救助11万人次;全市累计实施医疗救助67319人次,资助23279名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13年—2017年全市累计实施疾病应急救助患者427人。
透过数据,我们看到,我市全面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整合。全面建立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的“六统一”政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性明显提升,人均医疗服务费用持续下降,极大推动了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
筑牢医疗保障底线
托底助力精准扶贫
“党的政策好啊!如果没有医保报销的话,我根本无钱去做手术。”陈洪英家住名山区车岭镇金刚村,是一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因双侧髋关节坏死,须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但是近8万元的手术费用,让她压力重重。
“住院费用实际共花费73160.3元,但基本医保报销29322.4元、大病医保报销1374.4元、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为我全额报销剩余的42463.5元……”细算起报销的医药费用,陈洪英心存感激。为减少患者到上级医院就诊带来的高额医药费用,名山区人民医院还专门邀请了省骨科医院专家来院现场指导。
近年来,我市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和实施健康扶贫政策,切实减轻了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群的医药费用负担,增进了人民的健康福祉。
同时,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按病种收付费改革是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定价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规范诊疗行为、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重要手段。”李志强说,截至2017年底,我市按病种收付费病种增加至112种,下一步,我市将逐步增加按病种收付费病种数,切实减轻患者手术承担费用。
不仅如此,我市还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医保即时结算网络,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正式开通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推进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一站式”结算,同步建立城乡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体系,实现病人在各医疗机构之间的持卡就医和身份识别。
来源:雅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