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这是我的同事,创造生命奇迹的战士!

身为一个在医院从事宣传工作的基层卫生工作者,20多年的工作经历里,我很多次亲身参与抢救,也无数次旁观抢救现场,有惊讶,有感慨,有惋惜,有感动,看多了,也就淡漠了。然而今天,我无意中遇到的一次抢救,竟然让我感动得想要流泪。

今天上午,医院老急诊楼搬家,所有科室全部搬入新建的急诊楼。我背着相机到处拍照,在急诊老楼的一楼,正要跟几个做志愿者的护士长说话,身后的布帘掀开,一群人推着担架车飞奔进来。一个护士长叫我:赶紧拍照!我回头,只来得及定焦拍下一张他们进入抢救室的照片——担架车上,一个医生跪伏在病人身上做心脏按压。


等我跟着跑进抢救室,病人已经连上了除颤监护仪。嘴里带着气管插管。围着担架车,七八个医生护士正在抢救。刚刚跪伏在担架车上作心脏按压的高帅医生换成了急诊科的宋军主任,正在接力一边做心脏按压,一边下着医嘱。几个护士各司其责,给病人建立了多个静脉通路,按照医嘱不断注射药物。


接下来的一幕让我非常意外。电复律后宋主任赶紧上前继续按压。做过这个操作的都知道,这个动作非常费力非常累,宋主任因为个子比较高,在担架车上按压就有点不高不低,格外费力。一个护士看到了,赶紧搬过一个矮凳,让他站上去。又按了几分钟,高帅医生口头交接一下,宋主任退后,高帅继续按压。高帅按压了一会额头就冒出了汗珠,女医生王翠平简单说了一句“我来”,两个人又默契地交接了。

心电图紊乱、血压不升,病人情况非常危重。病人家属是个40多岁的男子,呆呆地站在旁边,默默无语。而我这群可敬的同事,就一直不放弃地在抢救,又一次电复律后,心电图稍微好点,宋主任跟家属交代病情:这个心电图波形算是稍微好点,现在就看血压和心律能不能维持住……话音未落,高帅一声“不好,又要乱”,一个箭步踏上矮凳,又开始心脏按压……

(抢救的病人稳定了,宋军的额头上全是汗)

时间过了大约半小时,这段时间里,几个医生,宋军、高帅、王翠平,还有一个进修医生,不断地做心脏按压。几个护士,周文东、张红、李娟……快速地配合着医生,语言简洁、动作准确。这样一群人,竟然无需语言,相邻的两个人就能默契地换位而抢救不停。每个人都在紧张操作,却丝毫不互相干扰。在电复律需要全部离开病人身体的时候,他们互相提醒,宋军挪脚时脚底的矮凳差点翻倒,他们不约而同地惊呼:主任……那份关心不言自明。

或许是死神感动于他们的执着,或许是病人听见了他们的呼唤,在抢救了近40分钟后,病人神奇地心律恢复、血压恢复,病情稳定了……参与抢救的医生护士们,口罩后的目光闪闪发亮,他们甚至比病人家属更高兴。

后来听说,病人是因为心脏不好到门诊看病,在候诊的时候忽然倒地猝死。门诊部的医生护士们给予了抢救,高帅医生得到消息赶到后,趴在地上为病人做了气管插管,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后来又听说,高帅医生昨天晚上大夜班,接到门诊部电话时已经下班了,但因为抢救室医生怀有身孕,他毫不犹豫地带着抢救设备跑到了门诊。

到了下午,我又在新急诊楼看到了高帅医生。我惊呼:你怎么还在这!他笑笑:今天急诊楼搬家……

回想病人抢救的时候,抢救室里另一个病人家属一直在旁观,她对我说:这群人太了不起了,看到他们这么拼命抢救病号我都快哭了,我以后再也不会骂大夫了……

这就是我的同事,急诊的医生护士。他们工作量非常大,每年危重抢救3万多人次,成功率97%以上。在这里,不分白天黑夜,危重病人总是在源源不断地送来。每个病人都很急,每次抢救都惊心动魄,那种紧张和压力,非常人能够想象。

这就是我的同事,不管社会舆论对医疗卫生这个行业如何偏见,他们常年坚守在抗击死神第一线,每次抢救,他们都不遗余力,竭尽所能,额上的汗珠闪耀着医者的光芒。

他们是一群白衣战士,是创造生命奇迹的人。他们是我的同事,我以和他们共事为荣!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