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史称夏邑、阳翟、钧州。悠久的历史地位和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璀璨的历史文化。约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夏,赐爵夏伯。禹境时称夏邑,夏启元年,禹子启在钧台(禹境三峰山东麓)大宴各部落首领,正式即天子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故享有“华夏第一都”之誉。并以黄帝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钧瓷文化和画圣文化而闻名遐迩、驰名中外,其中,中医药文化就是这些璀璨明珠中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历代先贤圣医在此行医采药,取得了中医药理论的伟大成就,名商大贾在此坐堂开庄,汇集天下药材,故得“天下药都”之称。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着中华民族辉煌的文明史和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使禹州与中医药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自古就有“医到禹州方为妙,药到禹州倍生香”的神奇传说。国家前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曾挥毫赞誉“禹州药都,中药之魂”。
(耿亚伟 摄影作品)
一、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
(一)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自上古时期轩辕黄帝隐居具茨山尝草寻药“率众臣研医学,教万民疗百病”,开创“歧黄之学”伊始,神医扁鹊、华佗在此坐堂行医,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在此悬壶济世,禹州因此成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之一。后人依托黄帝之名编著的《黄帝内经》与《伏羲卦经》、《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经”。唐代药王孙思邈长期在禹行医采药,研究医学,他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作为书名编著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医学巨著,是唐代之前医学成就的系统总结,在中国医学及药物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明周定王朱橚一生热衷于植物医学研究,就藩开封后,亲自在禹州实地考察、采集标本,著就《救荒本草》《普济方》等医学专著。《救荒本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中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方面也作了全面总结,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等科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神奇的传说,圣医的遗迹,绝妙的禹药,以及独特的炮制技艺,赋予了禹州医药之源的特质,医药之魂的风采。历代医药圣贤的仁心妙术和医药理论,铸就了禹州厚重、灿烂的中医药文化。
(二)禹境药材资源蕴藏量大,品种齐全。全国大部分药材在禹均有分布。禹州地处伏牛山余脉,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依次过渡为山地、丘陵、平原,其地理分布大致各占三分之一。明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钧州志》载境内时有大宗药材45种,清顺治八年(1651年),《禹州志》载境内时有大宗药材56种。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境内蕴藏药材进行了四次全面普查。至1987年,普查面积达12万公顷(180万亩),占境内总面积的85%,查明动植物及矿物类药材1084种,隶属9门209科。其中:植物类药材780种,动物类药材283种,矿物类药材21种,147种药材列入国家重点普查品种,占40.5%,225种药材列入河南省重点普查品种,占64%.禹境药材蕴藏总量近1300万公斤,其中植物类548万公斤,动物类110万公斤,矿物类632万公斤。禹粮石、青礞石、寒水石蕴藏量均在100万公斤以上。
(三)道地药材品质优良。禹州有道地药材36种,其中“禹”字头道地药材11种,如禹白芷、禹白附、禹南星(天南星、虎掌半夏)、禹全虫、禹二花、禹粮石、禹州漏芦、禹韭(麦冬)、禹丹参、禹半夏等;还有因禹州历史上是药材的集散地,药材庙会享誉海内外,而被冠以“会”字头的不少道地药材,如会全蝎(禹全虫)、会柴胡、会春花(辛夷)等;《药典》记载的道地产区药材有25种,如白术、菊花、山药、艾蒿、荆芥、远志、连翘、桔梗、杜仲、银杏、茵陈、防风、生地、黄精、玄参、薄荷、山茱萸、板蓝根、翻白草、何首乌、车前子、益母草、牛蒡子、女贞子、瓜蒌(天花粉)等等,均以品质优良闻名遐迩;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金银花四种药材先后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禹全虫以其独有的10条腿而被称为蝎子中的精品;禹粮石因其特有的药性被称为矿物中的药品;从目前检测的品种看,禹白芷、板蓝根、玄参、荆芥、半夏、地黄、丹参、金银花、禹南星等药材的药物含量指标明显高于《药典》标准,多数药材品种含量指标均在《药典》标准两倍以上。
(四)中药炮制技艺独树一帜。由于中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制论》源于雷公和雷公封地禹州方山,经过世代传承,形成了禹州独特的中药炮制理论和加工技艺,以“遵古炮制、加工精良”著称于世,在“浸、泡、煅、煨、炒、炙、蒸、煮”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并成为禹州药商必不可少的技艺和“前店后作”的传统经营特点。“百刀槟榔”、“蝉翼半夏”、“刨花犀角”、“云片鹿茸”等经典总结就是对禹州中药材炮制技艺的真实写照,享有“医不见药王不妙,药不经禹州不香”的美誉。《河南省中药炮制规范》就是在对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总结的基础上编写而成。2008年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被河南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药工朱青山获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殊荣。
(五)中药材市场交易繁荣活跃。禹州药交会始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清末民初发展至鼎盛。明初禹州正式成为官办药市,是当时全国四大药都(禹州、亳州、安国、樟树)之一。1990年10月,禹州中药材市场正式建成开业,1996年9月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被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为全国十七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1998年,我市对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了占地面积400余亩,街道三纵十三横,门店2000余间的现代化专业市场,市场现有药商近600家,经营中药材品种2000种以上。目前,市场主营品种年销售在前30名的主要有棉芪、党参、当归、甘草、白芍、白术、大黄、山芋肉、杞果、山楂、木香、贝母、三七、白叩、枣仁、山药、白豆、花川、麻黄、板蓝根、栀子、枳实、细辛、枳壳、薄荷、川断、川姜、生地、柴胡等。主要来源于本地及亳州、安国、荷花池等市场和全国药材产地,流向主要是国内大中型制药企业。市场经营的名贵细药来源多为原产地,如虫草、鹿茸、灵芝、人参、肉苁蓉、大云、珍珠等,流向多为药铺、医院。2016年销售量达80000吨,交易额近40亿元,从业人员达2万人。
(耿亚伟 摄影作品)
2002年禹州药交会恢复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1届,每届参会客商都达到1000人以上,涉及20多个省、市和韩国等国家,累计成交额超过600亿元,成为中医药产业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
2008年,“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禹州药会”被列入河南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中药行业首批中药材优秀产地县”称号。2013年,被商务部确定为“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4年,被商务部确定为“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研究课题——中药材气调贮存养护试点单位”。2016年禹州中药炮制技术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基地”。
(六)中医药产业链条齐全。禹州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40万亩,建设连片种植基地89个、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个。拥有各类医药企业56家,其中中药制药企业2家,中药提取企业3家、中药饮片企业9家、中药饮料企业1家、中药材初加工企业1家、中药兽药制药企业1家、药品批发企业6家。此外,还有药品零售药店200多家。中药材专业网站1家、在建大型医药物流企业2家。特别是拥有1个全国十七家之一、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建成1个占地10.2平方公里的医药健康产业园,基本形成了从种植、加工、生产到贸易、流通、健康养生等链条完整的产业体系。
(七)中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禹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接续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为做好顶层设计,高质量推进,高水平运作,在中国中药协会房会长的大力支持下,禹州市政府聘请成立了由中国中药协会房会长任主任的中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特请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秦脉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波董事长主笔起草编制了《禹州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和《创建禹州全国新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发展规划》;启动了全国新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创建和百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同时,围绕借力借智借技,加入了由全国12家医药知名上市企业组成的优品国草联盟,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签订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兴网信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兴通信中医药大数据研究院”,与天津市智慧物联信息技术研究院姚建铨院士合作建设了“禹铨大数据研究院”,并引导禹州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志东博士、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梁剑平教授合作共建了“现代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特别是依托禹州“药都”品牌和中医药产业基础,正在规划建设以中医药健康养生和中医药文化旅游为主题,以健康药品、保健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健康体验、健康旅游等为核心内容,中药材种植、中药材传统技艺、健康养生体验、医药文化旅游等全业态深度融合集聚的特色药都健康小镇。禹州中医药产业已经进入全面提速、全产业链发展的新阶段,到“十三五”末,禹州市中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达到300亿规模。
二、发展现状
禹州市作为明清以来全国四大“药都”之一,中药材资源丰富、品质独到,药业基础良好、优势明显,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在种植方面,按照基地化、生态化、规范化要求,已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25个、省级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4个,重点发展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二花、丹参、地黄、半夏7个道地药材品种,正在规划建设7个道地药材高效种植示范园区,并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发展各类中药材种植经营组织220余家。
在生产方面,把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大力提升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业,正在规划建设药慧园中药饮片产业园,并依托医药健康产业园,大力引进战略合作者和核心技术,努力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向产业链中高端发展的现代药业企业。
在流通贸易方面,依托大型医药物流企业,建成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并利用“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优势,加快推进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标准化。同时,围绕擦亮提升全国十七家之一、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新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着力提升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发展水平。
在医药健康养生方面,建设有一批社会化的中医足疗、按摩、健身、药膳养生、健康养老等馆所,正在规划推进医养结合、药膳养生街区及药都健康小镇等建设项目,医药健康产业方兴未艾。
在中医药文化旅游方面,实施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建设工程,并按照旅游、文化、养生、商贸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整合禹州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正在精心打造药王文化游、中药材野生资源游、中药材种植基地生态观光游、中药材炮制技艺体验游等一批中医药文化特色游线路。
在发展环境方面,禹州市确立了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擦亮“华夏药都”品牌的发展思路,在谋划推进全国新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创建、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华夏药都健康小镇规划、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重大项目落地、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品品牌化、仓储规模化、交易现代化、科技创新化等方面,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组合拳”,为禹州中医药产业转型发展、规模发展、高端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禹州中医药产业蓄势腾飞、共谋振兴拓展了更大空间、厚植了后发优势。
三、下一步工作
通过深入挖掘中医药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特色优势,积极推动禹州市中药产业、创建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和华夏药都健康小镇的建设工作。
(一)全面落实《禹州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禹州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以发展本地区中药材资源品种优势为核心,以理顺中药产业流通为抓手,通过创建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逐步转变、建立现代中药材交易模式,带动中药材下游工业体系和中医药服务业发展。准确把握中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国家中药材技术体系建设,加强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规范道地药材优势品种种植,保证药材源头供给的品质保证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规范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和规范生产,保证中药制剂产品原材料供应端的质量;建设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保证中药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化过程的质量保证,提高中药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一总体思路,从中药材种源保护与种植发展、中药材现代化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中药材下游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
(二)加快推动全国新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中国中药协会制定的《创建禹州全国新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规划》要求,通过药材质量保障体系、药材信息服务体系、药材现代交易体系、药材物流服务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政府监管服务体系等五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来确保禹州全国新型中药材市场交易示范区的药材质量。落实三大实施路径,以标准化仓储为突破口,解决目前专业市场掺杂使假突出问题。以交易药材存储规范化、市场公司化,促进药材交易的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以标准化产地初加工,提高药材质量的基础保证,树立“药香禹州”质量品牌。
(三)加强与优品国草联盟合作,拓展中医药发展新渠道。在中国中药协会房会长和秦脉医药咨询有限公司王波董事长的关心支持下,我市作为唯一的地方政府加入了由12家知名医药上市企业组成的“全国优品国草联盟”,我市将充分利用联盟的优势,把我市中药产业做大做强。一是指导“禹州市道地药材种植联合社”充分发挥优势,与“全国优品国草联盟”企业加强对接沟通,争取与我市共建种植基地,塑造禹药品牌,打开市场销量,增加药农收入。向联盟药企提供优质、足量的禹州道地药材产品。二是与优品国草联盟合作,制定道地药材新标准。根据联盟企业需求,优品国草联盟拟把禹州道地药材丹参、金银花、白芷列为优品国草联盟重点研究课题,对禹州市政府重点扶持和管控的禹州药材种植联社的白芷、丹参、金银花三个品种先行开展评价试点。通过对禹州市白芷、丹参、金银花三个品种开展联盟药材资源第三方评价试点,综合评价药材种质、种植、采摘、初加工与仓储等全过程的品质保证,生产规模与物流效率等对成本和价格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禹州道地中药材的竞争力。三是积极发挥我市中药材交易优势,整合中药材市场药商资源,保证联盟内企业的中药材原材料供应。鼓励我市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企业加强与盟内企业的贸易往来,争取盟内企业来禹州通过与禹州企业联合或独资等形式投资建厂,实现互利共赢。
(四)深化与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的合作,提高我市中药产业科技支撑。河南中医药大学是国内著名的中医药大学之一,是河南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龙头和中心。为提高我市中医药产业的科技支撑,我市市委王书记、市政府范市长等领导多次到河南中医药大学与校领导进行汇报交流,获得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的高度支持,在去年药交会期间双方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合作框架协议,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孙思邈研究院建设、种植基地建设、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附属医院建设、饮片加工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市中药产业科技支撑。
(五)加快华夏药都健康小镇建设。以医药健康产业园为基础,依托中药材炮制技艺、中药饮片加工、道地药材培育、中药材种植、中医药保健、中医康复、中药材流通、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华夏药都健康小镇规划建设。华夏药都健康小镇规划范围总面积约8.9平方公里(13600亩),其中:北部的种植游憩区面积约2.1平方公里(3100亩);中部的医药创新区面积约3.8平方公里(5700亩);南部的健康服务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4500亩)。目标定位是:立足禹州发展优势,做足中医药健康产业文章,明确华夏药都健康小镇总体定位为中原健康产业新高地、健康旅游小镇新标杆、华夏医药文化新名片。中原健康产业新高地:打造成为一个辐射中原、全产链开发的健康服务产业集聚高地;健康旅游小镇新标杆:一个功能完善、亲近自然、融入多元养生体验的健康旅游小镇;华夏医药文化新名片:一张展示药都文化精髓、充满传统文化魅力的华夏医药文化展示名片。
最终实现每一位来到禹州的游客,在饱览神垕古镇钧瓷文化、领略鸠山“野山水、漫生活”自然风光之后,都能够在药都健康小镇欣赏到园林式的中药材种植风光、嗅尝到沁人心脾的醇厚药香、见证到药业企业标准化的生产过程、体验到中医药健康理疗的神奇功效、品尝到药膳同源的养生美食,并卧听小镇四近颍水潺潺,切身感受“药都”禹州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和无穷魅力。
《中国现代中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邮编:10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