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海登上央视国际频道!”“三分钟专题报道!”“全英文,高大上啊!”……昨晚,中国国际电视台一条对公司的三分钟专题报道刷遍了不少华海人的朋友圈。
大家在为公司的“国际范儿”倍感自豪的同时,有少数读者弱弱地问了一句:“新闻里到底都说了啥?”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小编今天不辞辛苦翻译了一整天。现在就给大家“播报”一下这条新闻的中文版吧!
新闻背景
月初,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来公司,就国内仿制药发展前景、公司目前发展情况及国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速对于国内药企发展的影响等内容进行采访。公司董事长、总裁陈保华接受记者采访。采访期间,记者一行深入公司制剂生产车间、制剂化验室、研发实验室进行拍摄。
新闻主要内容翻译如下:
华海美国公司
中国制药业:仿制药出口增长助推国内药品研发质量
美国FDA的数据显示,中国制药公司去年共获得了38个仿制药批准文号, 一种相对于专利已经过期的品牌药而言更优价的产品。作为国内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华海药业是其中的大赢家。 2017年,华海有10个产品获得FDA仿制药批准文号, 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高血压。
华海药业董事长、总裁陈保华说,“我们在2014年开始拓展美国市场,目前我们已经获得53个FDA仿制药批准文号,并有多个产品在美国市场销量领先。”
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仿制药市场, 到2020年其仿制药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100亿美元, 因此瞄准美国市场有着重大的商业意义。根据华海2017年度报告显示,去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22%, 达到50亿元,其中60%的收入来自于外贸。 上个月,总部位于浙江临海的华海药业又获得一个FDA对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片的仿制药批准,该药品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
当越来越多的产品在美国药店上架的同时,华海正着眼于将这些产品反哺国内市场。
“我们多数产品是出口的,我们正致力于将这些在国外上市的高品质的医药产品带回到国内,在中国上市。目前,国家已对此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陈保华说。
中国的仿制药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出口的;曾几何时,低成本的仿制药基本上都是供国内使用。不过,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在美国市场获利的同时,推动国内高品质药品的开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王珂说,“生产企业通过出口可获取更多的利润。 这也增加了中国制药企业之间的竞争, 推动企业使用更好的原料来生产仿制药。”
目前,中国已经通过设立更高的仿制药原料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来改进国内的药物供应。政府还提供退税政策, 鼓励企业进行科研开发, 并提升企业相对于进口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王珂说,“目前超过95%以上的临床使用药物是仿制药。许多尚在专利保护期内的品牌药品并没有在医保的范围之内, 且可能费用非常昂贵。 这些新政可以防止国内医药企业过度生产同样的药品,进而扩大高品质且价优的仿制药供应,从而为群众带来实惠。”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署统计, 2015年中国用于健康的开支达到6000亿美元;其中医药销售占17%,而仿制药占医药销售的64%。而随着制药企业走向国际化,并推动国内仿制药业务的发展, 相关各项的占比必将体现这一趋势。
中国国际电视台(原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 NEWS,英文简称CGTN)是中央电视台下属的国际传播机构。该机构包括新闻频道、记录频道和西班牙语、法语、俄语等6个电视频道,美洲、非洲等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和新媒体集群,以丰富的内容和专业的品质为全球受众提供良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