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真菌也开始活跃起来。在门诊经常碰到一些病人,脱了袜子说:“医生,你看我的脚经常脱皮怎么回事?可不可以擦点润肤的?”。当我们说他这个是真菌感染,也就是所谓的“脚气”。病人回答道“医生,我这个不是真菌感染,我的脚不臭的。”其实,脚臭不一定是足癣,但足癣也不一定会脚臭。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些足癣的相关知识。
足癣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水疱鳞屑型
好发于足趾及足缘,呈群集或散发的小水疱,伴有瘙痒。水疱不易穿破,数天后逐渐干涸,呈现领圈状脱屑,夏天多见。
角化过度型
好发于足趾及足跟。特征是无水疱及脓疱,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易发生皲裂。
浸渍糜烂型
也称间擦型,好发于趾缝,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移除白皮暴露出红斑糜烂的基底,常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恶臭。
哪些情况下容易得足癣呢?
喜欢运动、足部出汗多、经常穿运动鞋或其他不透气的鞋子、不勤换袜子、共用别人拖鞋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得足癣。
我们该如何预防足癣呢?
癣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甲癣、体癣、丹毒、蜂窝织炎、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癣菌疹等并发症,因此我们应防患于未然,控制在早期。不同类型的足癣,治疗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