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脏中,心,肝、脾三脏与血的关系特别密切。但由于作用于血的角度,各有所不同,故有“心主血”、“脾统血”和“肝藏血”之说。现将其含义分述于后:
1、心主血:心主血脉(主,是主管,有关的意思),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祖国医学认为脉有推动血液而使其周流全身的作用,是血液运行的通路。
血是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有赖于心气和脉的共同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心气,因为心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故有“气行血亦行”的说法。同时,心气的强弱和血液的盈亏,都可以从脉象上反映出来。如心气充足,则血液充盈,鼓动有力,循环畅通,则脉来均匀,和缓、充实,若心气不足,血液亏损,推动减弱,血行失常,则可见脉细弱无力,或出现脉律不整的促、结、代等脉像,若心的行血作用失常时,就会出现出血、瘀血,面色发绀,舌暗紫等症。所以,称“心主血脉”。
2、脾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即脾有统摄血作用,使血液循经脉运行,不至溢出于经脉之外,这全赖于脾气的统摄。因为脾主中焦之气,化生营气,营气是血中之气,气为血帅,血由气摄,脾气充盛则能统摄血液,使之循行于经脉之内而不致外溢。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脾气,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说明脾之阳气既主健运,又主升发。因此,脾气健运,上升正常,使血有所统摄不致于外溢。如果脾气虚衰,失去统摄的功能,血液将失其正轨,而出现种种出血的病证。
临床上遇到有些出血的病人,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因脾虚而引起的疾患,常常要用“补脾摄血”,“引血归脾”的方法治疗,所以“治血先治脾”,已成为治疗慢性出血的一种基本的原则。
3、肝藏血:脏腑学说认为肝有藏血的生理功能,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其表现如下:
1)肝藏血与人体血流量的增减情况有关:如人体内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流量。当人在体息和睡眠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就减少,大量的血液归藏于肝。当劳动或工作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就排出其贮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
2)肝藏血与脏腑组织活动有关:肝血是脏腑组织各方面活动的基础。如果肝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人体的活动,同时也容易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如肝血不足,常可见到两目昏花,筋肉拘挛,屈伸不利,妇女可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病证。
3)肝藏血和肝主疏泄有密切的联系:如血的运行,不仅需要心、肺之气的推动和脾气统摄,而且还需要肝的疏泄功能的协助,才能保持气机的调畅而使血行不致瘀滞。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血也随之而瘀,证见胸胁刺痛;经行不畅,有血块,及经闭,症瘕等症,若肝气横逆,气机紊乱,也可出现吐血、衄血及妇女血崩等病变。在临床上有些由于暴怒而引起的吐血,在诊断上往往也责之于肝,其理论根据就是“怒伤肝”,“肝藏血”因为大怒的时候,精神上受到剧烈的刺激,就影响到肝的功能,使肝气上逆而不能维持藏血的作用,血便随气上逆而外溢,引起吐血。所以见到这种疾病时,在止血剂中如果加入平肝的药物,其治疗效果就比较好。
综上所述,血液的运行,主要是靠心、肝、脾三脏的互相协助,共同作用而完成的,其中,心的主要作用,是推动血在脉管里运行;脾是控制血液循经脉运行,不至溢出于经脉,之外;肝的作用是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其中任对一脏的功能失常;都可以影响血的运行,而出现种种血行失常的病证。
来源:绿色医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