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微交流】 40年前的这篇文章,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距离今天整整40年。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深刻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一个伟大事件对历史的影响,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彰显,愈加深远。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展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我们深切感受到,40年前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石激起千层浪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经胡耀邦审阅定稿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这篇文章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当天新华社转发。5月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纸也陆续转载。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文章很快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手稿及相关历史资料图片

        这场大讨论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这就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文章在党内外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


真理标准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针对当时的形势再次精辟阐述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这个讲话在关键时刻给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有力的支持。


        1978年6月24日,《解放军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理论上系统地回答了对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提出的种种责难,得到了当时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的罗瑞卿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中央和地方报刊也发表了许多阐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其中包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部队领导同志的文章,从而推动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深入展开。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作者胡福明:让实践见证40年辉煌


▲ 胡福明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做教师的胡福明和同事们一起,以喝酒吃螃蟹的方式来庆祝。那时,与许多在“文革”中经受磨难的人一样,胡福明认为“四人帮”垮台了,束缚这个国家发展的一系列枷锁自然会被打破。但他很快发现,“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文化建设以及拨乱反正仍有巨大阻力,人们的思想还被禁锢着。


        1977年2月7日,当时的“两报一刊”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两个凡是”,引发了一些干部和理论工作者的议论。尽管此时邓小平同志还没有恢复工作,但“两个凡是”立即引起他的注意。如何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显得必要而紧迫,由此一场涉及真理检验标准的讨论开始酝酿。


       “我学了那么多年马克思主义,不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吗?”出于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感,胡福明下定决心,要针对“两个凡是”写一篇文章。


       1977年那个闷热的夏天,胡福明一边陪护住院的妻子,一边在医院病房旁边的走廊里翻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和《毛泽东选集》,从中找出四十多条关于实践的论述,写出了8000多字的长文,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把稿子寄给了《光明日报》编辑部。


        1978年1月,胡福明收到编辑要求修改的回信。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杨西光还在标题中加了“唯一”两个字。随后这篇文章经过多人参与、数易其稿,于5月10日首先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刊发。5月11日,《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头版发表,新华社当天发了通稿;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解放日报》等全文转载;13日,又有多家省报转载,迅速在全国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82年11月,胡福明离开南大,调到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虽然行政职务渐高,可他从未停止思考。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在省委工作期间,还陆续写了《苏南乡村企业的崛起》和《苏南现代化》等著作,持续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展。


        回忆起当年那段历程,这位83岁的老人依然心潮澎湃。“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研究新事物、新问题,不断做出新的概括,把理论推向前进。”40年后的今天,重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话,字里行间仍然闪耀着智慧和活力。


       “就像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论断也不会过时,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胡福明说。


        40年后的今天,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不断被举世瞩目的发展实践所证明。胡福明对此感到十分振奋。“这些年中央的方针,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自觉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经济蓬勃发展……许多过去几十年都没想出的好办法,通过解放思想,都在这40年创出来了!”


        他认为,一切工作都应该坚持用实践标准检验。坚持实践为准,才能了解和尊重老百姓的感受,才会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脱离人民,不被人民所抛弃。“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可以说实践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的辉煌历史。”

胡福明

         真理标准大讨论发生在转折时代的中国,它不仅是一场解放思想的运动,也是一场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动,其涉及主题之重要、规模之宏大、意义之深远,无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史上,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伟大事件。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特殊重大的政治意义,被视为“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曾给予中国人许多重要的启示,至今也依然在影响和启示着我们。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真理标准大讨论40周年,纪念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就要求我们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转自天津广播微信)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