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吃货注意了!5月烧烤季,这些海鲜谣言别再信了

家佳康用心呵护您的健康!

每月8日、18日、28日、3日、13日、23日是我们的会员日,8折优惠哦!更多药品平日9折优惠!

进入5月,烧烤季即将到来,

麻辣小龙虾、烤河虾、烤鱼、烤海鲜等

都是公众青睐的盘中之物。

然而,关于河鲜海鲜的谣言

却总是影响大家的“食欲”,

“小龙虾是二战时期用来处理尸体的"

“皮皮虾注胶“大虾有虫”黄鳝喂食避孕药”等。

下面我们就将这些谣言逐一进行剖析,

防止谣言再次“兴风作浪”!


谣言一:小龙虾含有害物质且生活环境肮脏,是二战时期用来处理尸体的

谣 言

网上传言称,二战时期日军生化部队用经过基因改造的克氏螯虾(小龙虾)输入中国用来处理尸体。此外,克氏螯虾能够在烂泥沟、化粪池的排水口里生存,越是污染严重的河道小龙虾越多,而铅、汞、砷等严重致畸化学元素也会在虾体内大量聚集。


果壳网科普专家瘦驼表示


小龙虾确实是日本人作为饲料、食物带到中国来的,约在1929年,最早登陆的地点在南京附近。但这时抗日战争尚未爆发,南京及周边地区并非日占区,不存在处理尸体的情况。此外,抗日战争时期,基因的概念都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基因改造。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助理边疆介绍,小龙虾有生长在稻田里、水沟里的,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目前的小龙虾绝大多数是人工养殖的,养殖基地对水的洁净度要求很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即使水环境中有重金属,从生物富集的角度,一般也是集中在头部,但也不会积聚太多,建议不吃虾头即可。一般只要是合法养殖的小龙虾,就问题不大。


谣言二:皮皮虾“注胶”

谣 言

一段视频中,一女子剥开桌上一盘煮熟的皮皮虾,掏出较硬的、红棕色的“胶状物”。女子称皮皮虾里都被黑心商贩“注胶”,“每个里面都有,这皮皮虾可千万别去吃了。”



成都农科院水产所综合科科长魏文燕表示


视频里剥出的“胶状物”是皮皮虾的生殖腺,也称虾黄、虾膏。大部分水产、海产都不会采取人工注水、注胶,一旦注入很快就会死亡。魏文燕说,皮皮虾发育未彻底成熟前,虾体内会出现这种胶状物,母虾的呈黄或红色,公虾的则呈白色。


谣言三:市场上肥大的黄鳝是用避孕药催养的

谣 言

网上流传一个说法,“吃黄鳝别吃那些又粗又大的,都是用避孕药催肥的。


农业部黄鳝行业专项首席专家杨代勤带领团队通过试验发现


避孕药喂黄鳝,不仅不能促生长,反而会加速黄鳝死亡。杨代勤分析,黄鳝吃了添加激素的饲料后,可能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出现抗病力差直至死亡的情况。黄鳝研究专家、上海市农科院研究员周文宗从给药途径的角度对“添加激素”的说法予以驳斥。服用激素类药物有3种途径:口服、肌内注射、药浴浸泡。黄鳝体滑黏液多,捕捉困难,肌内注射不太可能。成百上千只黄鳝,采用药浴浸泡成本太高。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激素让黄鳝口服,又需要黄鳝驯食配合饲料技术,一般养殖户较难掌握这种技术,而且黄鳝味觉、嗅觉特殊,常常拒食有药品异味的饲料。


谣言四:大虾有虫

谣 言

一段视频中,一位大妈剪开虾头,用牙签从活虾里挑出两条白色柔软、易扯断的“虫子”,连续两只虾都被挑出。大妈声称每只虾里都有“虫子”,千万不能吃。



江苏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


经查,这两条白线不是寄生虫,而是雄虾的精巢。一对同时出现,未成熟的精巢无色透明,成熟后为乳白色。不仅对虾有,皮皮虾也有,龙虾也有,而且更为粗壮。


谣言五:太活跃的鱼可能含致癌物“鱼浮灵”

谣  言

网传文章称:  ‘太活跃的鱼千万别买,可能含致癌物鱼浮灵。”文章所配视频显示,鱼贩在水中添加一种名为“鱼浮灵”的白色粉末,一些看上去濒死的鱼立刻恢复活力,灵活游动。


上海水产行业协会 会长范守霖表示


‘鱼浮灵’让鱼起死回生”的说法,早在2012年就有了。事实上,“鱼浮灵”无毒无害,并非网传的起死回生药,它其实就是固体双氧水。在活体水产品运输过程中,“鱼浮灵” 能迅速为鱼、虾、蟹等提供氧分。范守霖还指出,“鱼浮灵”致癌没有根据,这类药物是国家允许使用的。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