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肺癌防治的八大误区,你了解吗?




肺癌防治的八大误区,你了解吗?


导读:肺癌在全球范围已是第一大癌,每年全球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居首位。与其他癌症相比,肺癌更像一个“潜伏的杀手”,大部分患者被诊断患有肺癌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即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身体的其他部分。在这阶段接受治疗,患者存活率是比较低的。若在早期即被诊断出,那么有近70%的患者能够存活5年以上,部分患者甚至有治愈的希望。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尽管如此,老百姓对肺癌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误区,这也间接增加了肺癌的死亡率。



误区一:肺癌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其实现在的年轻肺癌患者越来越多了,年轻的是17岁,而且不吸烟。

有些年轻人家族中有人曾患癌症,这为癌症年轻化创造了条件。年轻人的细胞分裂繁殖很旺盛,易受到致癌物质的攻击。虽然吸烟是肺癌的高发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吸烟就一定不会得肺癌。近年化工污染,汽车尾气等使空气污染严重,如现在的阴霾天气,PM2.5微粒等有毒物质的吸入,也都是人们所忽视的病因。


误区二:肺部不适不需要检查

胸痛、咳嗽或伴有痰中带血是肺癌的常见症状。在肺癌早期,胸痛、咳嗽不一定表现得那么明显,这就让很多人没放在心上,认为过几天就好了,又或者认为是炎症,吃点消炎药就没事了。肺癌咳嗽表现为高音调金属音。肺泡癌咳大量黏液痰。据临床数据显示,80%的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才会发现。其实,如果能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手术治疗,肺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可达60%~90%。



误区三:老年肺癌和晚期肺癌没必要做手术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瘤子太大了,无法手术了”、“老人年纪太大了,体质弱,不能手术”。的确,一确诊肺癌就能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早期发现的肺癌太少。很多肺癌发现时,瘤体已经很大,无法立刻手术;有的瘤体不大,但已经出现了远处转移。其实,对于不能马上做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化疗将肿瘤缩小,达到降低分期的目的,然后抓住时机进行根治性切除。与众多实体瘤的治疗原则一样,只有接受根治性手术,肺癌患者才有长期生存的可能。临床经验表明,年龄不是肺癌手术的禁忌症,即便是80多岁的老人,通过手术及综合治疗,也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误区四:中晚期肺癌没有必要再治疗

当确诊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其中不少患者病情已经累及心脏及大血管。于是又有一些人认为既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与不治是一样的。其实不然。统计资料表明,晚期肺癌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仅能生存3~4个月,而采取手术等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部分患者甚至能生存3~5年。可见,治与不治结果大不一样。特别是那些患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如果无远处淋巴转移,病变仅侵及心脏、大血管、食道等,进行适当的手术,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


误区五:拍个胸片看看就没事了

现在很多人体检时,都有一个胸片的项目,以为胸片正常就没事了。其实不然,从专科医生的角度,建议40岁以上的人士,每年最好做一次CT体检。因为普通的胸透检查,心脏、肌肉、骨头等都是从前到后层叠在一起的,若医师经验不足,根本无法发现病变。



误区六:病灶小就是早期肺癌

很多患者在做初步检查时,以为病灶小就是早期肺癌。其实,有些肺癌是较为容易发生转移的,比如小细胞肺癌、腺细胞肺癌等等,癌细胞易转移到头、肝脏、骨头等多个部位,病灶虽然很小,却发生大量转移,这已经是中晚期肺癌,称之为小病灶,大转移,非常危险。


误区七:手术无用

肺癌患者,最为惧怕的就是开胸手术,有些人宁可选择化疗放弃手术,甚至轻易相信“手术无用论”,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对于早期肺癌,胸外科手术是一个公认的较好措施,5年生存率可达到70%左右。若放弃手术,5年生存率可能只有5%~10%。


误区八:决不能向患者透露病情

肺癌只要治疗得当,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都是可能的。专家建议,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向患者开诚布公地交代病情并告知肺癌可治,绝大多数患者在短暂的慌乱后,能很快平静下来并积极面对,推动治疗向好的方向发展。而那些被瞒着的病人,医患之间难以建立信任,病人要么不配合治疗,要么胡乱猜测自己的病情,心理问题严重,最终对治疗不利。



提高抗癌力,牢记三个一!

1一个好觉

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著名免疫学家通过“自我睡眠”试验发现,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淋巴细胞,在与恶性肿瘤的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负责对付病毒和肿瘤的T细胞数目会减少,生病几率随之增加。不一定要睡足8小时,只要早上醒来觉得精神舒畅就可以。

2、一番运动

有试验表明,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人体的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强。运动只要微微出汗、心跳加快即可,如快走、慢跑等就很适合。

3、一份食谱

维持强大的免疫力,饮食上的调节也非常重要。可以适当侧重以下几个“法宝”。

蛋白质

维持自身免疫力过程中,“抗体”是必不可缺少的战斗“武器”。而蛋白质正是形成抗体的重要物质基础。

牛奶(酸奶、奶酪都可以)、鸡蛋、禽、瘦肉、鱼、虾、蟹肉等,大豆、黄豆、黑豆、青豆或相应的豆制品

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促进抗体的形成,且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能减少外界因素对人体细胞内平衡的干扰。

蔬菜:西兰花、菜花、芥蓝、芥菜、荠菜、大白菜、油菜、彩椒等;

水果:山楂、鲜枣、猕猴桃、木瓜、桔子、草莓、番石榴等;

维生素A

维A与免疫力关系很密切。它不仅可以促进抗体的形成,还有利于维持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动物性食物:肝脏、鹅蛋黄、鱼肝油。

植物性食物:橙黄色和深绿色蔬果(胡萝卜、南瓜、 西兰花、菠菜、芥蓝、芥菜等)提供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也会转化为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D能增强免疫力,可降低多发性硬化癌和糖尿病等风险。

动物肝脏、鱼肝油、鸡蛋、乳牛肉、黄油和咸水鱼如鲱鱼、鲑鱼和沙丁鱼中含量相对较高。

植物性食物:菌类 。

锌对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海产贝类(生蚝等)+菌菇类(牛肝菌、香菇、蘑菇、口蘑),还有动物肝脏、小麦胚粉、瘦肉、山核桃等。

缺铁可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影响抗体产生。

动物性食物:肝脏、血、红肉等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菠菜、干枣、木耳等植物性食物,可以与维生素C一起吃,拔高铁的吸收率。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