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是夏至,三伏天已经到来,近期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养生提醒。“在伏天喝热水,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今天本汪就来给大家说说什么是寒气,我有没有寒气,到底怎么才能驱寒。
有的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无论穿得多厚,总感觉有点儿冷;就算室温35℃,仍旧手脚冰凉,如果你也经常这样,那么很可能就是“寒气太重”惹的祸。虽说十女九寒,但千万不要以为寒气重只是女生特权哦,寒气重在男性身上也会出现。
那么三伏天喝热水能驱寒气吗?专业医师指出,只依靠喝热水就排出体内积聚多年的寒气,这一说法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想通过喝热水的方法在三伏时节短短几十天的时间把体内的寒气逼出来,这是不可能的。夏季人体出汗多,定时补水可补充丢失的体液,日常生活中只要适当饮用温水即可。
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寒气,不如跟着本汪先来自测一下↓↓↓
① 怕冷:这是最简单直观的感受。在同样的环境下,总比别人穿得多。且无论穿多少衣服,手脚都是冰凉的,仿佛在冰窖里。
② 看舌苔:正常情况下,舌体柔软、淡红润泽,舌面上的白苔稀薄、颗粒均匀,口中无异味。当舌苔发白且伴有口臭时,则是体内有寒气的症状。
③ 穴位感知:在室内常温下,双手手掌心搓热,触摸肚脐,感受肚脐下方的温度,若此处发凉,则说明体内寒气过重。
除此之外,面对寒气,身体有自我调节机制,会发出信号促使人体去做一些防御行为。比如习惯于喝凉水,却开始想喝热水;一直对姜花椒等辛辣调料抵触,却突然爱上想经常吃……
而这些都是寒气太重之后,身体发出求的救信号!不知道你测试的结果如何,反正本汪觉得自己简直冷到家了!
寒气重到底有多可怕?光是想到“死人是没有温度的”这一点,本汪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当然,这是寒气太重的终点,但在此之前,身体其实会通过一些其他不良症状来告诉你,其中以手脚冰凉、痛经最为常见。数据显示,80%寒气重的女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很多人不把它们当回事儿,但其实危害却非常大。咱们就来细说一下这2点。
手脚冰凉不是小事,若不改善,随着年龄增长,严重者会引起下肢的静脉曲张。这是因为人体血液循环中,动脉负责供血到身体各部位,而静脉血从腿部向高处的心脏回流。脚部冰凉,血流缓慢,淤积堵塞,使血管压力增大。造成静脉血管隆起,突出于皮肤表面。反过来,由于这种血流不畅,循环变缓,动脉供应的热量不能及时传递到肢体,如此恶性循环,手脚冰凉情况更为严重。
除手脚冰凉外,宫寒痛经也是女性的另一大噩梦。
痛经到底有多恐怖?医学上,把疼痛分为12级,疼痛的最高级是分娩疼痛,高达12级,其中痛经为8级疼痛。要知道被棍棒打的疼痛才为7级。由此可以想象女性痛经的煎熬。那种感觉仿佛24小时分分秒秒都在被人用刀子在小腹上刮,然而却始终不给你个痛快。
既然寒气重危害这么大,那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不得不提起《黄帝内经》这本奇书了(中医理论就是缘起于此)。《黄帝内经》中把四季气候分为“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 ,我们人类便是遵循这种四季规律成长发育。当气候变化超出我们的适应能力后,人就会生病。中医把这容易致病的六气,称之为“六淫”或“六邪”。
换句话说,我们常常听到的“祛湿”“驱寒”其实都是从中医角度来说的。西方医学则不同,西如果你受寒了,西医会说你是“冷收缩血管”;而“体内太热”则是“摄入热量过高,难以排出”。
一说起寒气重,很多人可能觉得是冬天才需要做的事情。但事实上,寒气不分季节——“寒气太重”,是指一个人体内的寒气和阳气的失衡。
其实并不难理解:当阳气、寒气二者水平相当,相互制约,这个人就是健康的;当寒气过重时,健康水平就不太稳定,容易出现腹泻、感冒、手脚冰凉、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
换句话说,一个人是否寒气重,主要取决于身体平衡寒气和阳气的能力,不管这个寒气和阳气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气温变化,还是自身体内的阴阳起伏。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哪怕是在炎炎夏日仍旧手脚冰凉了。
虽说生老病死无法避免,但不良的生活习惯却会加深、加速人体内阳气消耗的程度和速度,比如酗酒熬夜、重口味饮食等。为了让大家避开“寒气坑”,本汪给大家总结了以下5点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心的小伙伴可以自查并且及时改善。
当今时代潮流下,“包得严实”仿佛成了老土的代名词。即使温度零下,也不妨碍女孩们露出脚踝、美丽冻人,更别说炎炎夏日即将晒出的马甲线和小蛮腰了。殊不知,这种要风度不要温度的行为,恰恰是寒气滋生的温床。
拿脚来说,它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是联系是两个心脏之间的重要接通枢纽,但它的外部却只覆盖了一层单薄的软组织,极易受凉。再来说露脐露腰装,就影响到了肚脐和腰上两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肚脐和命门穴。
肚脐,是人体的长寿大穴。肚脐位置寒气堆积过重时,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发生作用,它会调动“兵力”来保护受凉的肚子,长出一层脂肪。所以,有小肚子的伙伴们需要注意了,说不定这是身体给你的信号——你的腹部有寒气了。而命门穴,意为生命之门,与肚脐前后相对位于腰正中。古话说“人死如灯灭”,便是指此穴位元气耗尽。
夏日三件宝——西瓜、冷饮、冰淇淋。冰凉食物虽能满足口腹之欲,却容易刺激胃黏膜。
人体是恒温系统,将一个零下十度的冰淇淋吃入体内,胃内温度失恒。且食物在胃里的消耗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不得不耗损阳气去恢复原有的温度水平。长此以往,阳虚不足,阴寒凝滞,造成胃寒。
冬天虽冷,但夏季寒气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由吹空调引起的寒气。
夏季本就比冬季更容易受寒。天气炎热,人体的汗毛孔张开,每天都要在室内外进进出出。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后突然回到空调场所中,骤降的温度会让张开的汗毛孔突然关闭甚至堵塞,寒气随之进入体内。
在凌晨3点立#再也不熬夜#的flag,已经是朋友圈的常见现象,可见现代人熬夜不是个例。
根据子午流注表(经络气血运动的时间表),晚上11点-凌晨3点是肝胆经气血最旺,养护的最佳时间,这需要在熟睡中进行。同时,深夜到凌晨是一天中阳气最弱的时段,此时不睡觉,只会加速消耗阳气。因此长期熬夜的人通常精神萎靡、气血差、阳气不足,也更容易产生内寒。
除去人为因素,地理位置的改变也会导致外寒入侵。比如三亚去到哈尔滨,巨大的温差令我们的身体难以适应,抵抗力下降,此时寒气更容易侵袭,造成一些病变。
相较于内寒的自然生发,外寒则是外来侵犯并多因素的。寒气在身体受凉时进入,此时身体有自动反应,它调动我们的能量和元气来抵抗入侵者。就好像一个国家发生战争的时候,就会调动那些储备的物资来应急一样。从而使阳气受损。
老一辈的人常说,手脚温热的人有福。以前会觉得这不过是迷信,但了解了寒气的的危害之后,会发现这话不无道理!身体平衡,才能保持体内温热,这样的人不仅免疫力强,不容易有小病小灾,而且整个人看着气色红润,让人心生愉悦。那么,想要想活得健康滋润暖呼呼,又有哪些生活小技巧呢?往下看本汪给大家准备的驱寒宝典就ok啦。
除起居保暖外,要尤其注意颈椎和腰腹的保暖,这两个部位是人体经脉枢纽,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夏季吹空调时,也需注意不可直接对着这两个部位,可用衣物遮盖,或用一块布遮挡空调出风口,这样既可降温,也能有效减少寒气的直接入侵。而对老年人来说,还需注意膝关节的保暖,以防患上老寒腿。
寒从脚生,泡脚有助于血液循环,赶走体内寒气。泡脚时需把握出汗的程度,汗为心之液,虚人状态出大汗反而损阳气。因此适宜水温下,泡至微微发汗、皮肤有潮湿感即可。长期坚持泡脚可有效改善寒性体质,扶助阳气,精力充沛。而在泡脚时加入适量中药材(正常水量放10g为宜),如艾叶、生姜、花椒,功效更佳。
越冷越要动,动则生阳。运动使身体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寒气能随着运动流汗排出体外。室内打羽毛球、做瑜伽、健身视频课程跟练,都是有效的运动方式。
考虑到大家时间比较紧张,本汪给大家分享2个简单有效的小动作,上班喝水间隙都能完成哦~
1、金鸡独立:两手抬起至肩的高度,身体力量集中在脚部,一只脚离开地面,抬起顺时针画圈晃动,抬头挺胸,感受腰部经络的拉伸。这个动作可将气血引向足底,暖脚同时使足底经络得到充分锻炼。
2、耸肩:双臂从两侧抬起,手指向上翘,双肩尽力向耳朵方向耸起,感受背部肌肉的挤压和用力。此动作可加速气血流向手臂,打通经脉,不一会儿便有手发热的感觉。此外,耸肩锻炼到肩部肌肉,对于肩周炎、颈椎病等有缓解作用。
寒从口入,正确的饮食亦可去寒。
寒气重的人可适当多吃辛辣、温热之物,如:葱、姜、蒜、牛肉、羊肉等,忌口肥肉、冰淇淋等性凉之物。春夏可多喝生姜红糖水,驱寒暖胃,调节经血。
穴位按摩是中医里非常基础的保健方法,通过刺激人体某个特定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从而调整人体机能,祛邪扶正。穴位按摩不一定非要去医馆,只要正确认识穴位并掌握方法,在家随时都能按摩,长久坚持,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驱寒小课堂,还望大家珍爱身体,远离寒气!要记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寒气带来的不适,既然不是非一时受凉,那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去除的。面对身体发出的种种信号,大家要足够重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而当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时,建议立刻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宁安市人民医院
地址:宁安市中心东街1号
用心为您服务
长按二维码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