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
1、感染因素:主要有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细菌(如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等)、真菌(白色念珠菌多见)、寄生虫感染;
2、非感染因素:主要有喂养不当、过敏性腹泻、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气候突然变化(天气过冷或过热)等。
误区一、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在儿科,不管急性胃炎还是腹泻,都存在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比如以下方面。
误区二 过度输液
有的家长把静脉输液当成了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的医生害怕纠纷,于是就顺水推舟,医患一拍即合,其乐融融。结果受罪的是孩子。记住!不适当的输液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危及生命!
误区三 过度强调止泻
无论治疗腹泻还是急性肠胃炎,补充水分是关键。水分营养补充充足了,疾病自然而然就康复得快了。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儿科专家共识都非常强调这一点。
过度强调止泻,快速止泻,病毒、细菌及产生的分泌物炎症因子排泄不出去,病能好吗?所以说,过度止泻弊大于利。
误区四 饮食不当
有的家长在孩子腹泻时饮食过于谨慎了,如以下两种情况。
错误的忌口
1、只喝白粥。喝白粥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容易加重腹泻。所以,只要肠道功能可以,不要刻意忌口。
2、停母乳喂养。有的妈妈看到孩子吃母乳就拉肚子,就停了母乳。其实,母乳非常有营养,还有增加小儿免疫力的作用,非常容易消化吸收。腹泻的小朋友,尽量不要停母乳,可以分次少量喂养,如果存在乳糖不耐受,可补充乳糖酶。
大多情况下,药店人接待腹泻小儿,是首推蒙脱石散、妈咪爱等帮助小儿止泻,然而,小儿腹泻的科学用药治疗,核心是在于“补液”!所以,药店人要做的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口服补液盐是腹泻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市面上的口服补液盐有口服补液盐Ⅰ、口服补液盐Ⅱ、口服补液盐Ⅲ。第三代口服补液盐(即口服补液盐Ⅲ),相比第一代、第二代口感更好,且为低渗性口服补液盐配方,更适合儿童补液需要。
推荐家长顾客为小儿提供肠黏膜保护:蒙脱石散。蒙脱石散是一种高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同时具有改善肠道吸收和分泌的功能,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进攻,促进微生态平衡恢复,减少排便次数,缩短腹泻病程,提高治愈率。蒙脱石散以原型经肠道排出,不进入血液循环,无毒副作用。其对于各种类型的腹泻均有较好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婴幼儿急性腹泻。
推荐家长顾客为小儿调节肠道菌群:益生菌。益生菌有益于调节肠道正常菌群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入侵,从而控制腹泻。益生菌对于儿童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有效,尤其是对病毒感染导致的水样腹泻疗效显著,在疾病早期给予疗效更明显,故推荐应用。
常用的益生菌有: 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需要注意的是,微生态制剂对侵袭性细菌导致的腹泻没有明显疗效,故不推荐应用。
可推荐腹泻小儿可适当补锌:锌剂,辅助治疗。由于急性腹泻时大便流失锌增多,组织锌减少,补锌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预后,减少腹泻病复发。
推荐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患儿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100mg、葡萄糖酸锌140mg。
<6个月的患儿 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d;
>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共10-14天。
常见的补锌药物有: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赖氨葡锌颗粒。
对于痢疾样腹泻患儿、疑似霍乱合并严重脱水、免疫缺陷病、早产儿以及有慢性潜在疾病的儿童推荐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服药顺序:如有用到抗生素,抗生素与益生菌的使用需间隔2小时,锌和奶不同时服用。
重要提示:
腹泻的治疗核心是“补液”,不是“止泻”!
因为肠道通过蠕动腹泻可将致病菌排出体外,止泻药可抑制肠道蠕动,延缓致病菌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