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康寿.分享】德国教授这样评价中医,令无数中国医生汗颜

       

     为什么现在的西医大行其道,占据大半壁江山,而中医萎靡不振,鲜有大医现世?甚至很多人都在骂中医,其实归根到底,骂的不是传统的中医,而是骂借着中医行骗的一群人。特别是最近十几年间,总有人拿中医来炒作,卖保健品,而保健品吃了大半车不但身体没好,有的人还翘辫子了。偏偏这些骗子炒作起来比货真价实的中医还厉害,所以货真价实的中医饿死了,骗子却出名了,而且是臭名远播。

    现分享一篇摘自科技中国的文章,看看在洋人眼中,中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中医是成熟的科学——希望中国不要培养假中医


作者郑恩元  来源/《科技中国》

编辑整理 / 郑播德


    曼福瑞德·波克特(Manfred Porkert),一位谦和友善、年逾古稀的德国老人,一位受人尊敬的汉学家。他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满晰驳,取意为“以饱满的责任感反驳西方明晰科学的不足”。他曾任德国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在欧洲,他不仅是与李约瑟齐名的汉学家,而且是一位中医学家。


    他的名片上印着:“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中医理论基础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中医规范辞典执行主编”。他精通德文、法文、英文、拉丁文以及俄语等,中国话讲得相当不错。他的藏书甚丰,收藏的中文书籍有近万册。四书五经,老子、孟子,唐诗宋词,红楼、水浒,以至平妖传,大同书无不研读。他读得更多的,还是包括《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在内的诸多中医典藉及现代中医著作。


    在40多年的教学与研究中,他编著出版中医图书有:《中医临床药理学》、《中医方剂学》、《中医针灸学》、《中医论断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其中他的《中医基础理论》一书,风靡欧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多次出版。


    他在德国慕尼里创办过“国际中医社团”,开展专题研究,并多次在世界各地举办学习班、报告会、学术交流会。数十年里,矢志努力,耕耘不懈。他为了中医的振兴和发展,1979年以来先后5次来到中国。他的中国同事和朋友亲切地称他“老满”,或“满教授”、“满先生”。有人把他誉之为活着的白求恩。


    他对中医发展的观点,被国内学者广泛引用。前不久,波克特教授应邀来北京。在中国科技信息所主办的“中医药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他作了《为什么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的专题讲演,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扬。


会后,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希望中国不要培养假中医


《科技中国》:“满教授,您在讲演中说:没有中医,我早就不存在了。是您把中医药学研究当作终身事业,视为生命一样重要呢,还是中医药使您的健康大受裨益,甚至挽救过您的生命呢?”


波克特:“应该说,这两个含义都有。早在50年代,我就被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征服了。我结识了不少华人朋友,并向他们学习汉语。在巴黎大学求学,有幸结识了李约瑟博士,更加深了我对汉学的兴趣。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道藏》的研究。


取得博士学位后,又回德国学习西医,同时研读了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学概论》。从此我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作了我一生最主要的事业。


作为中医学家,我当然知道中医的保健方法,并在实际中广泛应用。

有一年外出受寒,肩膀疼得很励害,下飞机后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开始时用西医方法治疗,很久不见效果。后来我改用艾灸,三次就完全恢复了。


1989年,我患了膝关节炎,西医先让服用可的松,没有效果,后来建议动手术,换金属关节。一位姓周的中医师给我推拿、针灸,配中药吃,不到6个月,彻底好了。


你看见我今天在会上,两个多小时都是站着讲演的吧,完全正常。两年前,我的眼睛视物模糊,西医说是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炎,没有办法治,搞不好会失明的。

读书人眼晴失明是最可怕的事,我用中医方剂学里的伏兔丹(正确的写法应为:茯菟丹)和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做成药粉来吃,几个月后就好了。现在我73岁了,视力1.5,你看,我的眼睛不是好好的吗?”


《科技中国》:“您的太太和家人、朋友,是不是也相信中医,有病时是不是也请中医师来看?”


波克特:“当然!我这次来北京,从王府井的平心堂给我的太太配了中药散剂,还要带回一些在欧洲不便买到的中成药呢!”


《科技中国》:“听说您能用中医诊病,并能开中药方?”


波克特:“当然。我研究中医药几十年了,60年代时曾经拜台湾一位老中医为师,他的脉诊很特别,诊断不错。我也是个满不错的中医师啊。”


《科技中国》:“在德国,认可中医中药的人多不多?”


波克特:“德国是使用植物药最多的欧共体国家,占领了欧洲草药市场的70%左右。


据调查,58%的德国人服用天然药物,85%的德国人认为天然药物有效,毒性低。可是现在到德国和其他欧美国家的中医师,大多数水平不高。


有的人到中国进修中医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开中医诊所,真正能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诊病治病的中医师不多,许多中医师不会“望闻问切”。他们其实是“假中医”。


中医是一门科学,希望中国要严格掌握培养标准,不要培养这样的假中医,这对中医在世界的传播影响很不好。


真正好的中药也不容易买到,有些还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药效得不到保证,这很影响中医药在国外的声誉。”



中医是成熟的科学


《科技中国》:“您在各种场合都说过,中医是成熟的科学。我们相信这是您对中医药学多年研究和深刻理解的结果。在您看来,中西医是不是各有所长,它们各自的长短主要是哪些?”


波克特:“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要多说一点。


国外是有许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奇怪的是,居然也有许多中国的中医们对中医的科学性表示怀疑。我在世界许多地方讲演,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什么叫科学?在我看来,科学必须符合以下三条标准:


一、以正面经验为基础。

“正面经验”是针对确凿的事实而取得的实际效果。正面的事实与主观的臆测是相对立的,离开了事实,科学便失去了形成的必要条件。

所以“正面经验”,是经验的事实资料的积累,能够重复和验证的。


二、陈述的单一性。

即在一定的上下文意中,具体名词术语的含义是单一的。所陈述的内容都是有一致规定的,并排除其他含义,那怕是稍微相似的含义。


三、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

“严格的”,是指不是任意的、含糊的和近似的;“合理的综合”,是指从收集到的经验资料中建立起合乎逻辑的联系。这种合乎逻辑的联系,就是这个学科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能使人们对未来事物迅速做出有把握的灵活推断,并使原有的结果再度产生。


按照这三条标准,可大致将二十世纪的各种科学分为:精密科学、原始科学和伪科学。少数学科属于精密科学,如物理、化学、天文学几乎完全符合三条标准,是精密科学。


多数学科只符合第一条,可称为原始科学。

离开了取得正面经验的确凿事实,则应称为伪科学。


现代医学(西医)中,绝大多数是原始科学的知识,只有一小部分是精密科学,其中还有较大的伪科学的成份。


与此相反,中医除了还有一部份是原始科学和伪科学的残余外,就绝大部分或者主体而言,应当称得上是精密科学。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等中国古代医书的传世,表明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且很早就有自己的药物学专著,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


我的好朋友、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李致重先生在他的《中医复兴论》里说: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证候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藏象经络、病因机理为核心,包括诊法、治则及方剂、药物理论在内的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中医辨证论治所形成的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是中医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西医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这些结论性的观点,我完全认同。


中医是一种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一种医学科学。


而西医学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几十年。


应当看到,它是借助物理学、化学的方法和理论,作为自身使用的技术才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药理学基础


从根本上说,西医学还只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医学或动物医学,还远没有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医学。


它将针对老鼠的实验结果应用于人类。须知,人类与老鼠毕竟有天壤之别啊。


当然,西医在物理、化学方法基础上发展的医疗技术是很可贵的,但技术与科学是两回事。


西方医学已进入方法学的死胡同,它不能像中医那样对个体机能失调作出精确的、特异的判断,并进行治疗。


西医盲目用药的现象很普遍,动不动就用抗生素、激素,经常服用很容易造成药物依赖,破坏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使高血压、心脏病、血栓等等病症随处可见。


我开始是学西医的,而且在慕尼黑大学医学系当过老师,也有行医资格。如果不了解西医,我就没有资格批评西医。

当然,我决不是说西医一无是处,这里我是从科学与技术的比较上讲的。从长远来看,中医应该比西医有更广阔的前景。


因此,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


《科技中国》:“中医既然是成熟的科学,具有广阔的前景,那么,它是不是就应该具有全球化的条件?您对中医全球化乐观吗?”


波克特:“这个问题,很难用乐观或不乐观这样简单的结论来回答。

从当前看,情况不容乐观。

从长远看,如果中国同道们和中国的领导人足够的意识到当前的问题,并着手加以纠正,中医走向世界是必然的。

正如我这次演讲的主题那样,“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呀!”



中国把自己的宝贝当垃圾丢掉了


《科技中国》:“在您看来,当前中医药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或者说,影响中医药全球化的因素是什么?”


波克特:“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自己把自己的宝贝当作垃圾忽视甚至丢掉了。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中医药在中国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科学原理认识不够。就象刚才讲的:居然也有许多中国的中医们对中医的科学性表示怀疑,这是问题的实质。


中国至今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全人类福祉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


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的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认发掘和提高中医,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


中国的有关主管部门和许多医生,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虚无主义,不承认自己民族医学的科学性,不认真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一味追求时髦,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


可悲的是,当前这种状况还在继续恶性循环:在中国,虽然有“中西医并重”的行政规定,但在医疗的事实上,中医不能和西医享有同等的学术地位。


专门研究中医的机构少,经费少,更危险的是研究方法的偏谬。

研究人员没能对中医基本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用深刻而又令人信服的论据去证实中医药的科学特点。


在中国,对中医的歧视处处可见。

中国的西医师有157万人,中医师只有27万。

在综合医院中,中医、西医的比例约为1:9甚至5:95。

更奇怪的是,在中医研究机构和中医学院也存在这个问题,中医院中,病历90%是用西医诊断学和病理学的术语写的。


能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和方法来诊病和开方的,一种说法是不到一万人,而且这些人年事已高。果真这样,那就悲惨了!

种种迹象表明,中医正在不断走下坡路,走向衰落。

这种倾向如不迅速而有力地加以扭转,这个曾在理论上、实践上达到最成熟、最有效的水平的医学,将成为过时的东西。


这不但对中国人民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对世界人民也是不负责任的。


因为中医的衰败不仅是医学上的问题,也是一个严竣的社会问题会给整个中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


美国2003年的卫生医疗费用是1.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200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中国13亿人,如果没有中医,谁能支付起那么高的医疗费用呢?

到过欧美的人就会知道,欧美的医疗效果并不一定好,许多病的治疗上并不满意。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跑到欧美做中医呢?


中国要保证老百姓的医疗,当然更不能缺少中医。

健康教育家郑播德老师指出,只有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医学(如中医、藏医、佛医、道医、根本疗愈法、各种自然疗法等),才有可能为百姓提供价格低廉、实惠、实用的康复服务才能实现古老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上医治未病”的伟大理念,真正实现“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这样的伟大医学,将为全球人类节约海量的医药资源、海量的社会财富和家庭财富,就是人类的无价之宝。)”



中国应该克服文化自卑感


《科技中国》:“针对您看到的这些问题,如果请您开个“药方”,您会怎么开?”


波克特:“中国的事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我相信中国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不过我有几点看法要说一说。


中国自己不把中医药学当成科学,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其根源是文化自卑感。


几年前,我看了崔月犁先生的《中医沉思录》,我高兴地看到有许多人在深刻地思考中医的问题了。


最近我读了李致重先生的《中医复兴论》,我们的理解完全一致。太让我高兴了!


我对他说:我们是朋友,也是同学,志同道合的中医的学生呀。我认为,中国应当首先把自己中医的事情做好。中医应当在中国的国学传统上尽快复兴起来!


实际上,中国是不应该有文化自卑感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文化强国,对人类文明有过重大的贡献


中国只是在近二百年才落后了,但这是社会的落后,管理的落后,经济的落后,而不是文化特质的落后


中国人应该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气壮地弘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宣传和发展中医中药学,要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医中药“正名”。


中医是成熟的科学,不是经验医学,更不是伪科学。

不要人为地把中医学搞坏了,让人家说你是伪科学。


(郑播德老师指出,由于中医历史太悠久了,历代都有各色人等加入各种自己的私货,导致许多鄙陋、浅薄、可笑、伪科学的糟粕混入了中医这个名目之下,导致现在的中医学、药学“变异、失真”了——失去了许多真传,许多假东西被当成了真东西被人们“迷信”了,许多真东西反而被当成了假东西被人们抛弃了。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变异、失真”而全盘否定中医、推翻中医。就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沾染了一些抽烟、喝酒、染红头发、吸毒等毛病,做父母的不能因此否定这孩子是自己的,更不能因此而彻底抛弃不管他。)


现在,西方人也已经觉察到西医西药的局限性了,但又没有其它办法,很多人把目光转向植物药物,希望从传统医药中寻找出路,这是中医中药发展的好时机。


中国应该加强中医中药的教学和研究。

中国要培养大批真正能用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诊病治病的中医师,不是一万人,而是五十万、一百万人。

这样,输送到世界各国的“假中医”也就少了。


中国应该制定中医药学的标准,当然不是以西医学方法来评判的标准,并使它逐步成为国际遵循的唯一标准。


这样才能消除国际市场上那种传统中药按植物药物,或者西药标准划定的混乱局面。


中医中药有自己的标准,用别人的标准就不是中医中药了。现在迫切要做的事情有三条:


一、设法使中国的一些一流学者掌握认识论,即有关现代科学在方法学上与中医学相适应的认识论。


二、继承、开发中国传统医学宝库。


三、系统地发展属于中医自己的现代技术。


比如:

研制鉴定中药的新技术;

药物功能论断的新技术;

在医学文献迄今还没有包括进去的中医治疗功能性或退行性疾病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等等。


这些工作要靠中国的同仁来做,也需要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


《科技中国》:“您是不是早就与中国的相关单位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波克特:“是的。我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已经有很多年了。与中方签订了几项协议书,合作编纂中英文《中医学规范辞典》、改编《传统针灸学教程》、编写《中医学概论》等等。

我很热心于这些工作,因为只有首先把中医的事情做好才行。

我常常肯说:我不知道。这好像是我的口头语。不过,真的,我不知道中国不少人已经看清了中医的问题,为什么改起来这么慢;

我也不知道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能够为中医做一些什么。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会一直努力的!


(郑播德老师说,一个德国人、一个先学习西医后钻研西医的外国人,能发自内心说出这些肺腑之言、真知灼见、客观公允评价,真是令中国人、令中国医生、令中国中医汗颜、惭愧啊!同时也令人肃然起敬!)


        看了上面的这篇文章,小编真心觉得中医祖宗留给我们的好宝贝。中医衰败了,不是中医不行了,而是人不行了。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也在思维方式上。西医单纯地靠人类的医药技术来对抗疾病,把人体的自我防御、自我修复能力放到次要的地位,甚至漠视它的存在。西医信奉人类的智慧,在对付疾病的过程中,用所谓的科技来唱主角戏,甚至唱独角戏。中医更多的依靠增强人体自身的能力来对付疾病,在“治”和“养”上更偏重于“养”,“治”是外力,“养”是内力,也就是身体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医能很好的摆正自己的地位,在对付疾病上,医生甘心当配角,帮助身体打赢这场与疾病搏斗的战争。


        西医遇到慢性病的时候几乎都是采用“饮鸠止渴”的方法。饮鸠止渴是讽刺那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目光短浅的行为。比如身体有许多排毒的方式,咳嗽、脚气、腹泄、发热、呕吐、青春痘、斑、癣、痔疮、流汗等,都是身体排毒的自疗行为,可是西医根本不理解人体的这种生理现象,而采取阻止症状的方法来干涉身体。咳嗽就吃止咳的药,发热了就打退烧针等,这样一来身体虽然没有了症状,也没有排毒的痛苦,但是毒没有出来,留在身体里对身体造成更多的危害。

     再比如补血,在西医里面没有补气补血的这种说法,如果是补血,在西医里面一般是指的补铁, 然而补气与西医是无法对应的。也就是说,西医不存在所谓的专门补气补血的药物。补气补血是中医的说法,如我司生产的生血宝颗粒就是通过补五藏达到气血双补的效果,更多关于生血宝介绍请您继续点开下一篇微文。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