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保健品是吸血骗局,从老到少都不放过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保健品吸血骗局

01.保健品的钱都拿来打广告了

同样是维生素C,在药店里买可能只要几块钱一盒,而在保健品的专卖店则有可能买到三四百元一盒,保健品的价格之高几乎是公认的事实。

尽管保健品的厂商在宣传时会表明自己使用了更高级的原料和工艺技术,但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相同的有效成分使得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几乎没什么差别。

▲ 央视《焦点访谈》揭露保健品

但是这仍然抵不住厂商自己对保健品功能的定义和吹捧,比如将将某种草炒到上千元一克,直到被从“保健品”行业中除名。这些概念的炒作无疑为保健品的价格飙高添了一把火。

资料显示,保健品的成本只占零售价格的10%左右。以前段时间披露的汇仁肾宝为例,据澎湃新闻报道,汇仁肾宝一片成本不足两毛钱,而其市场售价则在2.55元/片左右。仅2015年的广告投入就高达6.66亿元。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2009年,沈阳市对随机抽取监测到的保健食品进行广告调研发现,保健食品市场普遍存在价格虚高情况,代理价6元的保健食品,零售价竟然是98元,销售利润高达15倍有余。


▶央视记者卧底揭"保健品"吸血营销骗局...


02.营销方式就是坑蒙拐骗

中国的保健品营销模式以直销为主,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对保健品行业的影响至今没有显现。

直销公司线下的销售员通过抽成的方式来分食利润,而以人脉和口头推销建立起来的销售模式,比传统的经销模式更注重广告的效果。直销模式下的顾客更容易被广告宣传和“情理”打动,而非原本最影响决策的价格因素。这也使得在直销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虚假宣传和空头支票。

中老年人在购买贵重物品时会多方搜集信息,但仍会因为价格诱惑、广告吸引、商家促销、销售热情及周边人影响等因素,而产生购买,多数老年人愿意接受会员制、消费返利、预付储值卡等形式,在理解不深的情况下,容易被不良商家利用,陷入消费陷阱。

▲ 一盒对外售价3980元的蜂胶胶囊,进货价只有65元,翻了60倍。

据央视财经报道,记者卧底武汉乐百龄生物科技公司一场“健康讲座”调查发现,保健品公司首先打温情牌建立感情,然后填写资料套取个人病史,再邀请假名医演讲并会诊,会诊就是根据之前的“个人病史”装模作样的望闻问切,最后销售无资质的保健品,一盒对外售价3980元的蜂胶胶囊,进货价只有65元。


03.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

很多中老年朋友对保健品认知存在误区,约两成的老年人认为保健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药品,甚至个别老人认为保健品完全可以取代药品;在治疗效果上,接近两成老年人认为保健品有辅助治疗效果,还有部分老年人认为保健品可以治疗疾病。

千立方传媒郑重提醒: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要过分迷信保健品。


04.中国老人太寂寞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被骗?这与中国仓促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有学者对当前的中国家庭结构提出一个“421”概念,即每个家庭里,夫妻两人要照顾1个孩子4个老人。这4个老人里,通常有一到两人缺乏子女关心和陪伴,成为空巢老人。长期面对孤独和寂寞的老人很容易被一些保健品营销人员的“温情营销”和热闹讲座吸引,逐渐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在老人面前,这些骗子把自己装扮成贴心的晚辈,用甜言蜜语跟老人套近乎,让老人认为他们比家人更亲,其实都是冲着中老年朋友的钱来的。

建议做子女的,定期看望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你在哪里在忙什么,多听听他们唠叨,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这里给大家算一道残忍的计算题,如果父母还能健健康康地活30年,这30年间你们还有多少共处的时光?结果触目惊心。

加入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工作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约24小时。30年,总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

如果你跟父母住在一起,那么你很幸运,你还能陪伴父母很长时间。除去应酬、上班、睡觉等时间,你平均每天能陪伴父母4小时,一年大约能陪伴父母1460小时,其实也就2个月多一点。

保健品防诈骗指南

当然,人民日报和名家名方抨击的主要是那些无良“保健品”,如何常见诈骗套路有哪些?买保健品要注意哪些?

人民日报为大家做了一份最全保健品防诈骗指南,建议大家都看一看,年轻人看到了,也请转给咱爸妈。(如看不清字,点一下图片即可放大)

监管在路上,咱们自己也要擦亮眼睛,千万别被无良保健品谋财害命,有病还是得去医院。

保健品连老人救命钱都不放过,希望借您之手,让更多中老年朋友知道,再也不要上当。

关于我们

企业名称:江西鸿璟集团

生产地址: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黄金堆工业园黄金南大道

邮政编码:336400

电话号码:0795-7229066/7225677

传真号码:0795-7229055

网  址:www.jxhjjt.com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