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都要抢疯了。”7月19日,上海一家私募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此评价华大智造的融资“盛况”。
近日,有媒体报道,多家私募机构内部人士证实,华大控股正在为其测序仪业务融资,融资主体是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智造”),融资估值为50亿美元。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华大智造是上市公司华大基因(300676.SZ)控股股东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控制的企业,由香港华大基因医疗设备有限公司100%持股,主要经营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华大基因重要的试剂、仪器供应商。
上述私募人士透露,华大智造这次融资吸引了众多顶级机构和大型国资,但目前还未签订最终的投资协议。
“机构差不多确定了,现在大家都在抢额度。我们一般以所有机构都签完SPA(投资协议)为基准,有部分机构已经签署了投资意向书,保证金已经打进去了,但最终的投资协议还没签,最后要看机构的谈判结果,由华大统一安排。”上述私募人士说道。
融资启动
华大智造涉及的基因测序仪业务是华大控股“基因组学应用”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早年间,由于二代测序领域被美国公司Illumina垄断,处于中游基因测序代工行业的华大基因一直受行业巨头Illumina掣肘。
如2014年下半年,Illumina提高了部分试剂的价格,减少对华大基因的价格优惠,华大基因立刻“感冒”,当年毛利率低至45.92%。
华大基因也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2014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低,原因系当年原材料采购成本较高、生育健康类服务短期暂停,以及公司主动下调部分业务销售单价应对市场竞争。”
此后华大基因不断加码上游基因测序仪业务,通过部分原料国产化替代之后,2015年-2017年,华大基因毛利率分别增至55.55%、58.44%和56.87%。2016年才成立的华大智造在当年就成为了华大基因第三大供应商,对上市公司的销售占比为10.61%。
据上述私募人士介绍,华大智造拟融资金额在十亿以内,除了融资之外,华大智造还有在港股上市的意愿,但这次融资并非华大智造的Pre-IPO轮融资。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理解的Pre-IPO轮融资,就是融完之后马上向交易所报材料,但是华大智造显然还没有到这一步。”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对于此次融资的真实性和相关细节,21世纪经济报道向华大基因发出邮件求证,公司7月18日晚间回应称:“暂不评价”。
不过,市场对于华大智造在“资本市场”上的小心思,并非没有预期。
早在华大基因IPO之初,就有业内人士指出,上市的华大基因只是华大体系中的一部分,华大控股旗下还有诸多有价值的资产在上市公司体系外,此次参与融资的华大智造就是之一。
四月,曾有媒体表示,华大基因计划将器械部分拆分出去,融资10亿美元后于2019年独立上市,但对此华大基因不予置评。
7月19日,医疗健康投资行业资深人士金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华大智造本来就在体外,并不在华大基因的合并报表范围内,因此谈不上网上传言的分拆上市。”
估值之辩
华大智造何时上市目前来看仍是一个未知数,但在该轮融资中,50亿美元(约合330亿人民币)的估值却惊呆了不少投资者。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华大智造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95万元和619万元。其主要业务中,还有不少来自于华大控股体系内的关联交易。仅就2017年来看,华大智造与华大基因之间的关联交易就已高达2.79亿元,占华大智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的一半以上(2017年华大智造营业收入为5.03亿元)。
国际基因测序仪龙头企业illumina当前市盈率也不过79.7倍,盈利规模为47.44亿元人民币,是华大智造的数百倍,但估值仅为451.7亿美元,是华大智造当下估值的9倍左右。
华大智造50亿美元的总估值比A股上市公司华大基因更高,截至7月19日晚,华大基因的总市值也不过310亿元人民币,此前,华大基因还一直因80倍的市盈率屡遭市场诟病。
“若华大智造不与Complete Genomics,Inc.进行资产重组,使其纳入融资主体,而仅就华大智造而言,其2016、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只有95万元、619万元,而且其中还有很大比例的关联销售,个人认为支撑不起330亿元的估值。”金亮表示。
上述私募人士也透露,确实有不少投资者被50亿美元的估值吓退,有一家大型国资机构人士就曾抱怨估值过高而放弃投资。
“主要担心的问题是基因测序仪板块技术更迭较快,”7月19日,一位上海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illumina在技术上领先半个身位,我们之前去公司调研的时候,他们员工透露第三代测序仪批量投放还挺困难。”
不过,上述私募人士则认为,愿意投资的机构也有很多,而且都有自己的逻辑。
“这次华大智造选择的是美元投资,美元投资与人民币投资逻辑不同,相比于企业融资能力,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的‘故事性’。另外华大智造的技术能力在国内较为领先,有头部效应,因为国产化替代、智能制造是现在的大方向,未来国家如果在这些领域有技术扶持,肯定是往华大这些龙头企业身上集中。”该私募人士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医药并购圈
实时更新医药行业投资并购资讯,随时掌握行业动态,了解医药行业投融资和并购案例,并购专业知识分享。
医药投资并购第一平台
积累人脉找项目找渠道,加微信:18320805617,申请加入医药并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