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药专访丨张硕峰:把温暖送到边疆

张硕峰


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参加工作,主要从事《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及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常见病的中药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共主持、参与各级研究项目60余项。 


“我要去西藏”

我还年轻、身体强壮,有好奇心,想去走一走看一看


2008年是我第一次去拉萨,那时候环境还比较艰苦。在春寒料峭的三月,住着四面透光又透风的宿舍,第一天我们就被冻坏了。留在西藏的老教师教我们挖窖储存萝卜、白菜,除了这些,也没别的菜了。


后来,赶上了动乱,西藏恰恰还是暴动核心。

当地的军营像碉堡一样,门口也禁止停留,空气中弥漫着黑云压城之感。

不同于当地居民的习以为常,那种持续紧绷的神经让我真正感到自己身处边疆,也深刻体会到边界线的重要性。


这是北京感受不到的。


记得习主席说“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没经历过动乱之前很难理解这句话,但是经历后,就能明白(不治疆的)后果有多么严重。在边疆,无论是西藏还是新疆,维稳工作是第一工作,其他都可以是次要的。


不过现在那里有新盖的楼,也有取暖的煤气。当初那个小小的城市,现在面积扩大了快两倍,这两次去算是真正看到了感受到了经济在发展。现在的西藏虽比不上北京,但五脏俱全


“既然我来过,就一定要留下些什么”

2018年再度援藏:看看变化,再为社会多做点事


第一次援藏的时候,正好赶上他们做一个药材种植大棚的示范项目,在李卫东老师的帮助下,我帮他们完善了任务书和计划书,最后拿下了这个项目。

第二次是带着学生去认药,再次看到了那个大棚,“哇,这个就是我们当时做计划弄好的大棚!”看到自己十年前做的事儿十年后还成效甚佳的满足感算是第二次援藏的意外收获了。


援藏期间,我也见证了几座藏医学院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很有很成就感

西藏藏医学院(现西藏藏医药大学)


北中医是对口援藏单位,也是组长单位,主要对接藏医学院。带领援藏的是刘老师。

因为语言问题,在教学上我们无法给予过多帮助。但因为高原环境恶劣,实验动物缺少,藏医学院的科研方面较弱,所以我们主要帮助他们提高科研能力

援藏期间,我也见证了不少对藏医学院历史影响深远的事情。先是藏医学院更名为藏医药大学,由学院升格为大学;然后学校争取到了博士点授权单位;接着北京中医药大学和藏医药大学创办了一个协同创新,柔性引进人才项目,旨在帮助培育、引进一些做中药、做民族药的人才。

在这四年内,我们总共申请到4000万经费去做这些项目。虽然现在已回到北京,我们依旧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我个人而言,是帮助他们院长申报了一个270万的制药项目,多少能为其科研做点贡献。

西藏藏医学院(现西藏藏医药大学)


不过正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印度要申报藏医做为他们的文化遗产。

藏医是中华文明宝库的组成之一,如果印度申遗成功,就相当于把藏族跟我们其他民族给分隔开了,这是绝对不行的。

好在西藏立刻成立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办公室。

而中医药,既是藏医的发源,也是传统医药的主流和传承者,拥有一套完整的教育系统,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因此我们更要尽力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帮助藏医发展,不能被别人抢走。


“愿你守护传统,却仍尽力成长”

各有优缺,各有特色,一起成长

在西藏地区,中医药不占优势,受众少。大部分老百姓很认同藏医,藏医院规模很大。藏医药优势在于她把传统原汁原味的成分保留的非常完善,像“天文历算”(藏语:门孜康)这类的传统文化至今还应用于医药及日常生产生活,仍在传承使用中。


但另一个方面,藏医药现代化发展较为落后,现代制剂很少,大多为传统制剂。作为对比,中药在使用中,有很多现代制剂的研发,也有质量标准如《药典》等进行规范。在这方面,藏药的标准化质量较为薄弱,自治区标准化中心为近几年才得以颁布。


藏药和中药在其他一些方面也有所差异,中药常用剂型为汤剂或丸散膏丹,通常上下午同剂,重视方子中的配伍,来源中植物药占主要部分。

而藏药由于藏文化中的游牧特性以丸散为主。

当时我染上了感冒,当地的藏医给我了一个硕大的丸剂,特别硬,需要研磨后冲服,我想这便是根据他们生活特性而来。同时在于配伍上,重视方子与时辰的配伍,上、下午用药不同,且其中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所占比例基本相同;在理论依据上,藏医药以“三因学说”为其理论核心。


“祖国天地广阔,任你去飞”

藏医较为传统,相对落后,因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说明我们能有作为的空间越大,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去做。越是偏远越是艰苦的地方,奋斗的机会便越多,发展的方面便越大。

我的两个研究生响应国家号召到西藏工作,能够很快地感觉到他们的变化。环境越特殊越锻炼人。一个人到边疆,很多事情必须学会处理。其中一个学生原来是很内向的人,到了那里半年后,我们聚餐,就能够感觉他的成熟,说话办事像大人了。

西藏不是很发达,需要人才,如果你要做药理实验是做不了了(笑),但可以干点别的。


忆往昔,自有风雨话沧桑

看今朝,厚德载物向未来

中药学院即将迎来它的花甲之年,首先要祝愿学院越办越好我觉得我们学院的实力足够,实力能够是排在第一的“老大”了。但同样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压力,要有紧迫感,我们要努力得成为中药学科的“大牛”。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一步步走,水到渠成


采访丨暖煦

录音整理丨暖煦 卡祺热

摄影 排版丨卡祺热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