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
郑
重
医
岁月更迭、物换星移,
光阴的故事终在它奋斗的页笺上落下每一笔。
岁月的长河滚滚不息,
百年的郑医砥砺前行。
1944年10月,贾师谊先生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不幸辞逝,天主堂公教医院在意籍传教士阚崇誏院长的领导下,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医院继续向前发展。
1948年郑州解放,1951年11月郑州市人民政府派驻工作组进院工作。
1953年5月,郑州市卫生局遵照国家颁布的《接受外资津贴团体的处理决定》,经中南卫生部和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市政府秘书长张北辰到院主持召开会议并正式宣布,天主堂公教医院易名为“郑州市公教医院”,刘清源任院长,李文峰任政治协理员。
人民政府接管医院,是医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开天辟地的历史意义。政府接管后,医院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昂首踏上了新时代的历史征程。
当时的郑州市公教医院就职员工62名,其中医师5人,分别为:黄玉洁、张静波、朱淑善、周琳璞和司徒康(意籍传教士);护士12名均由修女担任;药剂、化验员等技师7名,其余为行政和后勤人员。
医院业务用房为一座110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开设床位50张;另有22间平房作为门诊,开设内科、外科、眼科以及药房、化验室等等医技科室。
医疗设备中最贵重的是一架50毫安的X光机和三架显微镜,现在我们看来微乎其微、不足挂齿,但在当时的郑州市医疗界,医院的设备首屈一指。
院长刘清源,是一位和蔼慈善、极具开拓与负责精神的前辈。
当时的祖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刘清源院长“不给祖国添包袱,不给政府找麻烦”。
他反复斟酌、深思熟虑,动员职工、带领大家自筹资金,爱院如家的员工们,在当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纷纷解囊捐助,自力更生建造了一座15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一楼作为手术室、放射科,二楼作为外科病房,设置病床50张,其余房间作为门诊。
随后医院又在新建病房楼南面的空地上,建起了两排十间平房,院办公室、党团办公室、医护办公室、人事科和会议室均设置在这里,从此,医院行政部门有了固定办公的地点。
医院基础设施的改进,院容院貌的改观,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了前来就诊的患者,1954年病人数量急剧骤增,医院现有的100张床位不能满足就医需要,院长刘清源急中生智,将旧楼东侧一排工棚式的简陋平房加以整修改造,增设简易病房20间,收治病情较轻的患者,缓解了就医压力。
刘清源(1913—1993) 河北省平山县人
刘清源院长眼光卓识、运筹帷幄、高瞻远瞩,他以“患者需要”推动基础建设,以“患者康复”加强内涵建设,以“患者满意”打造形象建设。
根据医院工作需要,制定了医务制度、护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办法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刘清源院长身先士卒、带头垂范,医院管理有章可循、员工行为有规可鉴,医院从此迈入了科学管理、质量建院的新篇章。
1954年12月,刘清源院长因工作需要调离医院。当时的“郑州市公教医院”,设置科室为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和妇产科,床位200张,位居郑州市医疗卫生行业名列前茅。
纵观医院几十年峥嵘岁月,风雨沧桑中医院始终昂首于郑州市医疗行业,骄人的成就得益于领航人的英明睿智以及全院人的努力奋斗。
前辈励精图治、矢志不渝、孜孜求索的优良传统,深深烙印在一代代郑医儿女的心中,薪火传承、代代秉守,郑医后代续写出一曲曲昂扬奋进、永不言败的凯歌!
《厚重郑医》栏目每周五推出
下期精彩继续
郑州人民医院总部
地址:郑州市黄河路33号(黄河路与文化路交叉口)
乘车路线:6路、22路、23路、27路、28路、30路、71路、83路、86路、211路、292路、906路、966路、B50路、Y6路、Y23路
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
地址:东风南路与创业路交叉口西北侧紧邻郑州高铁东站
乘车路线:123路;160路;278路;570路;85路;b38路;y13路;游573路 ,东风南路创业路公交站下
乘坐地铁一号线在东风南路站B出口出来往南走300米路西,(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
联
系
方
式
电话:0371-65390000
急救电话:0371-63945120 120转郑州人民医院
邮箱:zzrmyyxck@163.com
网址:http://www.zzrmyy.com/
供稿:宣传部 杨卫红
编辑:孔明丽
图片:宣传部
精彩推荐
按二维码,
自动识别,
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