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节气养生】立秋,暑去凉来

落叶知秋

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

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

      八月七号就是今年的“立秋”节气了,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一、饮食

1、多吃萝卜

      民间有“秋后萝卜赛人参”的说法。萝卜不仅营养丰富,且有较高食疗价值,行气、消食、止咳、化痰、生津、除燥、解毒、利尿。新鲜榨取的鲜萝卜汁对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热性哮喘高血压等疾病均有疗效。

2、常备百合 

    《本草纲目》记载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宁心 安 神、补中益气的功效。

3、适当食鸭 

      鸭为水禽,性寒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等营养。适合秋季进补养生。

二、培补元气

       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脾胃容易在这种冷热刺激中发生不适。中医养生理念认为,这段时期不要贪饮凉食,多灸在大椎,关元,神阙,足三里等,不但有助于调理脾胃,也有利于阳气提升。


大椎

1、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大椎,“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太白

2、太白穴: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太白穴,健脾要穴。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

关元

3、关元穴: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三、健脾清肺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多,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

     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除此之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之功。

四、调神

      初秋时节,大自然逐渐出现了肃杀的景象,人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此时应保持心情舒畅,注重收敛神气、宁神定志,做到内心宁静。

最后小编送您一首诗吧~



   春有百花秋望月,

   夏有凉风冬听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注:文字内容引用自中医思维)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