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
“枯藤老树昏鸦,
空调wifi西瓜。”
在这炎炎夏日
空调成了每家每户的消暑神器
空调给人们带来了清凉
但是也带来了困扰——
什么是空调病?
怎样在享受空调的同时
将空调病的风险降到最低呢?
小编这就为你揭晓答案!
“空调病”并不是某一种特别的病症,而是由于人体内的温度调节系统出错导致的一系列综合病症,它是指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故又称之为空调综合征。
一般地说,易患空调病的主要是经常出入空调房间的人;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老人和儿童;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的病人和吸烟者。
1、空气不流通
空调房间一直处于密闭空间,空气流动性差,湿度低,导致人体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适,易出现黏膜病。
2、微生物滋生
长期使用并未及时清洗的空调会滋生大量细菌、病毒、霉菌等,甚至引起军团菌肺炎;
空调房间门窗关闭,长时间不通风,也容易致病微生物滋生。
3、过冷的刺激
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难以适应,会造成人体的生物节律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当冷的感觉传递到大脑体温调节中枢时,大脑指令皮肤外周血管收缩,分布于全身的汗腺减少分泌,以减少热量的散发来保持体温。
同时,冷的感觉也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分布在腹腔器官上的血管收缩,胃肠蠕动减弱,从而出现肢体麻木、皮肤干燥、胃肠不适等症状。
空调病通过简单的自我检测就可以知晓,大家可以从以下的主要症状中对比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不幸中招了。
一般来说,空调病会表现为畏冷不适、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腰痛。
严重者可以引起口眼歪斜。
皮肤干燥,手足麻木,头痛咽痛,神经痛,胃肠道不适。
女性会出现月经提前或延迟、经量稀少、经期缩短等月经失调症状。
引起呼吸道疾病:冷气一旦攻破了呼吸道的脆弱防线,轻则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即上呼吸道疾病,较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即肺炎。尤其是中央空调,更容易通过空气传播军团菌,出现军团菌肺炎,与一般的发烧、咳嗽等有所不同,需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虽说空调病有上述的一些明显症状,但是也会因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而有差异。
01
空调病误认为感冒
通常开空调的时候会关好门窗,此时室内与外界几乎隔绝,室内的氧气不断消耗而得不到补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升高,空气因此变得污浊,人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大脑就会缺氧,更易患上空调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发热、盗汗、身体发虚等,很多人将其误认为是普通感冒,其实这只是症状相似而已。
02
盖被子吹空调能防病
盖着被子吹空调只能防冻却不能防病。有的人盖被子之后把空调的温度调得更低,而睡觉时人的新陈代谢放慢,更容易被病菌侵袭,冷空气从呼吸道进入人体,睡醒后轻则口鼻发干、头痛,重则打喷嚏、流鼻涕,甚至患上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03
空调病乱用抗生素
需要提醒的是,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过长后,一旦出现发烧、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就要求输液、使用消炎药(即抗生素),这是不对的。要分清是普通感冒还是空调病,不能单凭自己的经验用药。在西医看来,感冒分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大部分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只有感冒合并有细菌感染时,才需要用到抗生素。
空调病看起来还是挺可怕的
但只要预防措施做得好
那么也不用太担心
可以从以下的预防措施中结合起来预防:
1、定期清洗,减少病菌
当空调开启时,由于未定期清洗而产生的大量细菌、病毒、霉菌等病菌就会被吹至空气中,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特别是军团菌的传播。
在开始使用空调之前,至少全面清洗、消毒空调一次;在空调使用期间,应经常清洗过滤网,用清水直接冲洗即可。
5步教你轻松洗空调
①切断电源;
②挂壁式空调直接掀开面盖;立柜式空调,用螺丝刀扭开机身面盖两边的螺丝,打开面盖;
③取出里面的隔尘网;
④用清水将灰尘冲洗干净;
⑤晾干隔尘网后,重新装回,合上面盖。
2、恒定温度,适当通风
空调温度不是越低越好,一般室内温度最好在25℃左右,湿度为40%~60%,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人体不能直接面对对着出风口。
空调开启前,先开窗通风10分钟,注入新鲜空气;开启大约3~4时后,关闭空调,再次开窗通风20~30分钟,使室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改善空气质量,排出有害气体,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3、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由于经常出入空调环境、冷热突变,皮肤附着的细菌容易堵塞汗腺或皮脂腺,引起感染化脓,因此应常常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
4、特殊人群重点保护
若长时间处于温度较低的空调间内,尽量少穿短袖短裤,应根据空调温度适当添加衣服,穿上袜子保护足部,关节部分可酌情增加毛巾等防止引起关节疼痛。
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较弱,温度不能太低;儿童免疫功能较低,出门前半小时关闭空调,开窗通风,以更好地适应室内外温度。在空调房间内,环境比较干燥,应多喝水,以防脱水。
5、及时就医
若出现感冒发热、肺炎、口眼歪斜时,请及时到医院由专业医师进行诊断治疗。
资料来源:苏州疾控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