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医师节——他们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近年来,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建立健全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得到加强,医师队伍总量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截至2017年,全市执业(助理)医师总数达5145人,全市执业(助理)医师总数与2012年相比增加655人,增长14.58%。同时素质能力不断提升,与2012年相比,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上升2.03个百分点,大学本科学历占比上升10.4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下学历者下降6.7个百分点。

他可能不是个尽责的父亲,她可能不是个贤惠的母亲,他可能不是个称职的丈夫,她可能不是个孝顺的女儿。但他们用精湛的技术,超常的精力,无私的爱心,挽救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用严谨的态度,求实的作风,拼搏的精神,攻克着一个又一个难题。因为有他们,这世界才有更多的欢声笑语,幸福美满。他们无愧于生命的使者、健康的卫士、仁爱的化身,他们就是医师。20188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到我市6位医师,记述他们的医师之路,也祝贺医师们节日快乐!


雁江区祥符镇乡村医生苟登华
为了“大家”


人物名片

苟登华,祥符镇二湾村乡村医生,1976年从医



苟登华1976年转业回家开始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这么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献给了农村的医疗事业,被二湾村群众亲切地称为群众的保护神

苟登华上有91岁高龄的父亲需要照顾,下有患病的大儿子需要看护,可以说家庭问题就已经让他操碎了心,但为了大家的健康,他几十年来从没有拉下一项工作,样样工作都走在全镇十五个村前列。2015年的一个夜晚,二湾村14组一村民突发疾病,当时天下着大雨,苟登华听到救助就像接到命令,到达病人家中全身已经湿透,来不及擦拭、休息,就立即对病人进行诊治,处理好后才放心地回家。回到家中,已是深夜,这时年迈的父亲已不小心翻到了床下,全身青一块、紫一块,更让人揪心的是大儿子见父亲不在跑了,到凌晨才在堰塘的一个棚子里找到。他的妻子眼泪汪汪地埋怨他:“要是父亲有个意外,你对得起他老人家吗?要是儿子有个三长两短,你这个父亲不难过吗?”苟登华却说:“作为一名医生,我能见死不救吗?我知道,你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请你多担待”。

乐至良安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刘公永
工作是他生活的主线


人物名片

刘公永,乐至县良安镇中心卫生院外科主任,1990年从医



在刘公永的生活中,工作是唯一主线,在这条线上病人是他工作的全部。每天上门诊,下病房,值班、会诊,用热心、耐心、精心、细心围着病人转,虽然工作平凡、枯燥,但面对一张张痛苦面容,他没有选择,病人的需要就是他的第一目标。

20184月的一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一个11岁的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挖沙,被坍塌下来的泥沙掩埋,急需前往救助。刘公永接报后,迅速组织力量前往。在路上,由于堵车救护车无法前行,时间就是生命,他当机立断,自己带上急救包,拦下一辆摩托车匆忙前往,与死神赛跑。到现场,孩子已被埋约30分钟,当挖出孩子,他第一时间施救,由于抢救及时,孩子生命得以延续。看着孩子的家人满是感谢地抱着孩子,刘公永疲惫的身心却很快乐。当然,这样抢救的现场何止这一点点。作为乡镇医生,他每天都忙着群众健康这点事儿而不知疲惫。

当然,面对家中瘫痪6年的岳母,妻子有时会说,别人都照顾得很好,自己家里的人倒没有照顾到。这时他只得说,乡亲们信任我给他们看病,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生活中确实亏欠了妈妈,希望下辈子好好补上。

  安岳县人民医院医生何绍亚

患者为亲


人物名片

何绍亚,安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1994年从医



何绍亚视患者为亲人,病人需要时他总在身旁。日常生活中,他就是两点一线医院和家,而他呆在医院的时间多于在家,下班后经常在医院的走廊、病房看到他的身影。

在一年的除夕夜,一位年轻医生接诊到一位重症胰腺炎患者,情况十分危急需要及时处置。但其家属却因医生过于年轻而不信任不配合。时间就是生命,作为科室主任,何绍亚耐着性子与家属沟通,带着病人去做各项检查……采取有效的专业医疗救治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为了藏区同胞的健康,在2013-2014年到藏区理县支援期间,提出了“县乡同扶,人财俱援;技管并重,规范提高”的“安岳援藏模式”,使得当地群众不断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与病人打交道。面对的是忧郁、痛苦面容,常年无节假日,超负荷工作,病人不理解甚至遭到辱骂殴打。医生的苦只有医生自己知道,何绍亚却表示,这些苦不算什么,看到病人由痛苦之情变为灿烂笑容,危重病患转危为安,所有烦恼及疲劳烟消云散。

市精神病医院医生谢忠

理解那些不理解


人物名片

谢忠,市精神病医院男精神科主任,1994年从医



如果可以再选职业,你还会选择做精神科医生吗?”“会,因为精神病人需要我。每遇到这样的提问,谢忠都会毫不犹豫作出同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坚定。

一提起精神病,好多人都会绕道远之,谢忠刚入职时,和同学一起聊天,一些同学也会不理解。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有一些不同,一般病人很乐意听医生的建议,但是这里却相反,更多的是需要做家属的工作。还有就是与别的医生不一样,最重要的要依靠经验,判断一个病人属于哪种精神问题,主要是靠和患者交流,观察他的行为语言,根据经验作出判断。更有存在被病人打一拳、踢一脚、挠一把的可能,前不久,谢忠在给病人治病中,就被打晕。说起被打,可能一些人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谢忠却表示,被打是工作的一部分。

很多人知道我是精神科医生后会投来异样的眼光,有些人甚至会问我:你们在那里待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得病?相比面对精神病患者突如其来的暴力行为,普通人看待这个职业异样的眼光让谢忠难过。我理解一些人的不理解,因为不了解,也希望,社会能给精神病患者多一些宽容和帮助。和这些病人交往久了,对他们有了更深的认识,谢忠认为发现他们其实是很可爱的人。

市人民医院医生郑中龙
有种幸福是解除病痛



人物名片

郑中龙,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主治医师,2009年从医



见到郑中龙,他正忙着查房。印证了听说的外科医生都很忙。面对采访述求,他说等等,空了再说。终于等他空下去,逮住空隙完成采访。

谈及忙,郑中龙说,这是事实。2018420日,73岁雁江区保和镇卿大爷,肺癌手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救治卿大爷,郑中龙在ICU守了一天一夜,终于抢救了过来,卿大爷还送了一面锦旗表达救命之恩。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这样的忙于工作,肯定家里就照顾少,这是必然的。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郑中龙说,这个比较难,不在家是常态。据说,外科医生离婚率是最高的。他很庆幸找了一个医生做老婆,因为这样更理解自己。

作为外科医生,郑中龙有些行为也是很“奇葩”的。手机24小时开机,洗澡时都要带上手机,担心错失求救的电话。晚上做手术到凌晨,也许眼都没合上,第二天又在岗位上继续上班,如果科室力量有限,要连续工作几天才能轮到晚上睡一觉。几天下来,身体像被掏空,整个人都会瘫下来。没有医生的健康就没有病人的安康。这样的辛苦,如何保证医生的健康呢?郑中龙一有时间就锻炼身体,还爱上了气排球,身体好才能更好地工作。

说些这些苦和累,他说是值得的。当病人的病痛通过自己的手得到救治,那种成就感是外科医生是最懂的,也是最幸福的。对一些失去救治机会的患者,自己比患者更悲伤。

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谢飞
信任的力量最强大


人物名片

谢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2003年从医



医者仁心,医生总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病人。可是现实中总会出现或多或少对医生的不信任,担心医生不会尽最大努力。谢飞表示,相互信任,才能形成强大力量,战胜病魔。

201845日,科室接诊了一位意识不清的16岁女性患者马某。经查头颅CT提示:左侧丘脑出血,出血量19ml,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脑干受压,脑中线右侧移位,生命危在旦夕。病人家属选择了对医生的充分信任。医生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出血的“元凶”居然是大脑后动脉一接近4cm大小的巨大动脉瘤,颅内如此巨大的动脉瘤实属罕见。经过显微镜下8小时耐心分离,终于成功摘除这枚巨型“炸弹”。在手术的8小时,医生饭都没吃上,直到手术结束才吃上饭。

    这是基于信任的成功。如果选择转院可能患者命就丢失了。谢飞在总结这起病例时认为。古希腊医之父希波克拉底曾云:医者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为了救治病人,医生不会吝啬使用法宝的,因为医生和病人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希望病人健康。医生收获成功抢救病人的成就感、喜悦感,病人收获健康,谢飞呼吁,在医疗救治中,相互信任,共搭健康桥。


文丨曹礼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