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是中医针灸疗法结合现代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穴位疗法,是将可吸收的蛋白线通过埋线针埋植在穴位里,蛋白线持续刺激经络穴位后,体内肌肉合成代谢升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降低,从而提高了肌肉的营养和代谢。蛋白线的刺激作用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并能改善血液循环,抗炎能力等,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穴位埋线的适应症
埋线疗法适用于慢性、顽固性、免疫低下等疾病的治疗,特别对肥胖、面瘫后遗症、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痿证、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腹泻、慢性胃炎、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遗尿、尿失禁、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疗效显著,且能同时调节人体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
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症有独特疗效,埋线减肥的作用原理:1、可以激活中枢神经,抑制亢进的食欲,从而通过对中枢神经的调节起到减肥效应。2、可增加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个系统的功能,促进体内脂肪动员与分解,氧化产热,消耗多余体脂,最终获得减肥效果。3、可增强患者偏低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动员与分解。4、肥胖者基础代谢率低于正常水平,穴位埋线或者针刺治疗能够调整内分泌功能,使患者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具有调整能量代谢的作用。
穴位埋线的作用
1、协调脏腑,平衡阴阳
埋线的各种效应及刺激过程,形成一种复杂的刺激信息,通过经络的输入,作用于机体,导致功能亢进者受到抑制,衰弱者产生兴奋,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胜或偏衰的作用,使之恢复相对平衡。
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疼痛与经络闭塞,气血失调有关,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埋线疗法有“制其神,令气易行”,它能转移或抑制与疼痛有关的“神”的活动,使“经气”通畅而达镇静止痛的效果,故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得以恢复正常。
3、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埋药线的多种效应,一般具有兴奋的作用,对身体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者有一定效果,即具有提高免疫功能,补虚扶正的作用。
埋线疗法的三大作用,相互关联,其作用方式是双向的功能调整,调整的结果是提高了机体抗病力,消除了病理因素,从而促使人体恢复正常功能。
穴位埋线,每15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减少就诊次数。因而,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
术后反应
正常反应:
由于刺激损伤及蛋白线(异性蛋白)刺激,在1-5天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于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天。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h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度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
异常反应:
(1)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在治疗后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能伴有发烧。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
(2)个别病人对蛋白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蛋白线溢出,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
(3)神经损伤,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运动神经损伤,会出现所支配的肌肉群瘫痪,如损伤了坐骨神经,腓神经,会引起足下垂和足拇指不能背屈。如发生此种现象,应及时抽出蛋白线,并给予适当处理。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局部皮肤感染溃疡、感冒发热、月经期、有出血倾向者均不宜埋线;神经干及大血管分布的表浅部位避免埋线,以防损伤;肩部、胸背部埋线不宜过深,防止伤及内脏;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3)埋线后如有局部轻度红肿热痛、酸胀、轻度发热乏力属正常现象。
(4)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蛋白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根据穴位不同部位,选择埋线的角度和深度,如局部有结节,可做局部剥离、松解。
(5)术后1~2天不污染针孔,埋线3天内不吃鱼腥及发物;埋线后局部轻度红肿热痛、轻度发热乏力属正常现象;
(6)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体型偏瘦者或局部脂肪较薄的部位,因其穴位浅,埋线后可能出现小硬节,不影响疗效,但吸收较慢,一般1~3个月左右可吸收完全。
图文来源:中医内科 高倩
编辑:办公室 程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