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8.19医师节】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医生!

2018年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我院社工部从本月月初开始,特推出了“致敬医师节,感恩医路有你”系列宣传策划活动。我们深入各临床科室,走到365天忙如一日的医者身边,和可爱可敬的医生们面对面地聊了一些你可能不知道“医”言“医”语,这些平日看起来严肃谨慎的医生们当年都是怎么踏上从医这条漫长路的?医生们下班后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都有什么心里话和小心愿呢?


握住手机,坐稳小板凳,让我们一起来围观吧!





我是儿科医生,也是低调的健身达人。持之以恒十余载,只是苗条得不明显。


儿科  周景兴医师



从医时间:1994至今  24年



当医生是我从很小的时候就萌生的愿望,一直认为这个职业既神圣又能被尊重;更重要的是,觉得做医生可以帮助到家里的人,如果父母亲人生病了,可以不用去医院,自己就能够帮他们治病。


只是没想到,当了医生的我,甚至连在家人生病的时候都无暇见上一面。




回顾自己的从医生涯,最想分享的一点心得是:身为医生,除了精湛的技术,沟通的艺术也非常重要。我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名儿科医生,大家都知道儿科相对于其它科室,更容易被人误解或是出现矛盾。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宝宝生病,来到医院的家长情绪难免紧张急躁,如果这时候医务人员的沟通没有做好,是非常容易激化问题出现冲突的。有责怪有误解这是人之常情,作为医生应当换位思考多多理解;没有良好的沟通,正确的工作态度,只忙着闷头治病救人一样无法为患者带来满意的诊疗体验。




支持。我认为学医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如果我的孩子有学医的兴趣,我会建议他去成为一名医生。尽管现在依然存在着医患关系紧张的现象,但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于医生这个职业还是很尊重的,你看,现在医学专业大多数都是要高考分数很高的孩子才能就读的。




下班之后,我喜欢健身运动和看书。做医生最重要就是有好的体力和健康的体魄,儿科医生每天门诊量非常大,接触各种感冒发烧甚至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孩子,如果医生本身免疫力低下,三天两头生病,是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所以我从很多年前就养成了日常健身运动的习惯,每周至少四次。家里也有很多健身器材,下了班也会尽可能抽点时间到户外跑步。

除了运动,看书也是我放松休闲的方式。白天遇到的一些特殊病症,晚上回家再好好琢磨琢磨,翻阅相关书籍,知识就是这么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




我会尽全力去救治每一个患儿,希望家属们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二胎产后四个月就回来工作,女儿说:“我想像妈妈一样做个医生。”


妇科 邱景银医师


从医时间:2008年至今  10年



我的家里没有人是学医的,自己也从未想过学医。考大学的时候家人说,家里缺个学医的,我就迷迷糊糊去读医了。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在找医院的工作,只有我还懵懵懂懂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然而一切好像又是冥冥之中注定,毕业了我还是来到了医院工作。踏进这个大门,就再也没想走出去……




我毕了业就一直在妇科工作,到现在也依然喜欢。每天和女性打交道,关爱她们呵护她们就像在关爱自己。妇科的工作虽然繁忙,但却很容易产生成就感,每次有危急的患者到来,经过大家紧张认真的救治转危为安,心里就会有一份小小的满足感,每次再想起来都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我除了是一名医生,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二宝才四个月我就把孩子放在家里重返临床一线上班了。没办法,这是作为医生必须要肩负和面对的。科室人员紧缺,患者需要得到及时的救治,很多私人的困难必须要选择自己克服。


邱医师与

大女儿合影


特别想感谢家里人的理解和牺牲。谢谢女儿对我说将来也想和妈妈一样成为一名医生。只有你们的默默支持,才能让我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拼尽全力。爱你们!❤



首个中国医师节的脚步虽然渐行渐远

但是医生们的救死扶伤却分秒不会停歇

也许帽子和口罩的遮挡

难以看清他们的容颜

也许只是只言片语的诊疗

来不及过多的攀谈


无论熟识或陌生

无论家中有怎样的困难

只要身着白衣 

从事这份事业

必将始终不辜负每一份性命相托的重托

本系列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下一期


END

编辑:孙筱雅

主编:张捷


简历投递邮箱:zkyyrsk@163.com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