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前些日子,翻看丰子恺的散文集。
很喜欢《山中避雨》那篇,里头提到:丰先生和友伴们到西湖漫步,天忽下雨,各自仓皇奔走。最初因游山遇雨,众人皆不耐烦。
他倒好,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
许是被他打动,身旁两姑娘也欢喜起来,吟起了小曲,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
就这样,他和着她们拉,村里的青年跟着齐唱,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暖色。
初读此事,心头是有余味的。
现代人什么都攥得太紧,怕费事,怕耽误。一分一秒一厘,不再因细微琐事而驻足,不再因阴晴雨雪而心动。
丰先生倒是通透,对天气,没有喜好憎恶之别。对意外,没有求全责备之感。
他见到没有尝过的食物,定要去尝一尝;遇上没听说的逸事,都会侧着耳细细听;就连篱笆外探出爪子的花猫,也要弓着身去逗一逗。
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与美成知己。
3
很难否认,有太多困局的存在,是因为不耐烦。
那些对“速成”的迫切欲望,消泯的是本应珍惜的个体思考和追问。
读中文系时,每临期末,我都会陷入焦灼期。从现代汉语到当代文论,从古代文学史再到西方作品选,背着背着难免烦乱。
当时有位学长说,其实也没那么难的。别光想着「我要把书本背到第200页」,试着简化你的步骤,放慢你的动作。
慢到你成为旁观者,感受每段话的声音、画面,把它们一个字、一段话、一篇意境地印到心底。
直到现在做自媒体,这句话依然牢记。
所谓心浮气躁,心浮是因,气躁是果。本质在于“太过心急”和“不够专注”。
哪怕工作很繁琐,状态很窘迫。哪怕有写不完的稿子,改不完的文案,回不完的消息…
解决方法其实挺简单,沉下心,一件件来。
就像年少时和朋友们在屋后嬉闹,不知不觉天黑日暮。当你沉浸于心流体验,耐得住一次只写一个字的重复。
便会忘了时间,也忘了焦灼。
4
电影《白日梦想家》里,有几帧很诗意的画面:
摄影师尚恩,从千里外赶赴深谷,在山中隐藏多日,只为拍摄罕见的雪豹。
当雪豹突然现身时,尚恩没有急着按下快门,而是屏住呼吸,静默着观察着山中的精灵。
“如果我喜欢一个时刻,我不想让相机让我分心,我只想沉浸在那个时刻。”
微不足道的消逝,变成溜走的时间。这种感觉令人着迷。若你倾心于此——会觉得一切是有频率的,是有声色的,是立体而生动的。
再次不耐烦时,试试吧,关掉手机,合上电脑。
最起码,你可以把屋子收拾清爽,把手头事情妥帖完善,抽空去做顿好饭,攒点钱去走走看看。
耐心对待自己的困窘和不甘,耐心感知身边的善意、温存和美好,才是进阶的必需品。
专注于此时,沉浸于此事,也就摆脱了那些困缚你的烦扰。
像是停在路边的蝴蝶,长不出叶子的橘树,要过夜才更入味的咖喱,破洞却能挡风的雨伞。
生活是个循环,你会为它打结,也会把它解开。
不如对它耐心点,好吗?
编辑:赵鹏珍
排版:赵鹏珍
图文信息均来自人民网
新浪微博: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药系
腾讯微博:
天津生物学院制药系团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