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波:探路中医改革
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千百年来,中医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护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在西医的冲击之下,被误解为是“慢郎中”的中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成为当务之急。中医该如何冲破自身桎梏,迎接挑战?今天我们来听听广东省中医院改革亲历者们的故事。
每年冬至后,广东省中医院都会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这一天,数以万计的广东市民,从八方涌来,买膏方。杨志敏和她的团队伙伴们最忙碌,也最欣慰。
膏方源起于上海,杨志敏师承上海的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将其引进到岭南。但是,“拜名师 学技术”这件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如此理所当然的事,却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作为一个医院,靠的是技术,就把全国的名中医请来帮我们带徒。”
吕玉波,时任省中医院院长。那正是改革风起云涌的年代,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吕玉波信心满满,准备带领队伍大干一场。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费尽千辛万苦把名老中医们请来广州时,尴尬的一幕发生了。
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很多人都不愿意报名,当时也形成了一种保守的倾向,就是,你学会了我的流派,你就不要学别人的流派。”
就在改革陷入困境时,一个病例使改革迎来了转机。
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有一个病人头痛了24年,那么全国中医西医,不知道看了多少了,他的头痛就是解决不了,所以当时请了上海的颜老来看这个病人,吃了三天药,头痛就缓解了,一下子在我们中青年业务骨干的队伍里面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广东省中医院高燕翔:“我应该是第二批这样子去跟师的。”
业务进步了,收入提高了,再加上收入分配制度还和人事制度改革挂钩,一时间,医院上上下下苦练内功,比拼业务技能。
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改革可以说让医院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我记得当时,上级部门来考察我们的时候,说员工反映你们压力太大了。当时我就说,说明我的政策是成功的,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运行机制。”
得益于这项探路中医改革的“名医工程”,如今,省中医院已有近千名中青年中医生拜师136位名中医。而这种取百家之长的传帮带,也让广东省中医院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汇聚各地中医特色技术的“活博物馆”。
与此同时,省中医院还积极借助现代医学的手段,让中医也可以用数据说话。
广东省中医院徐福平:“这是斑马鱼行为学仪,它每个孔里放一条鱼,观察我们这个中药,对它睡眠觉醒的不同睡眠参数的影响。”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有这个实验平台,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做一些处方的优化研究、拆方研究,所以中医他离不开现代科技这些发展跟手段。”
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习主席说的那一句话,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也给我们医院很多很多的发展机会。在这个过程,肯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很多非议,你的愿景、你的未来蓝图,你必须明确,就是要探索一条中医院发展之路。”
如今,广东省中医院已经是全国规模最大、年服务患者量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医院。
2017年 广东省中医院以712.6万的门诊量继续领跑全国,多项建设经验在全国中医系统推广。
今年,广东省中医院入选“登峰计划”首批建设单位。
中医的灵魂在中国。截至2017年,我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0.2亿人,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中医院大胆变革,先行先试,为中医行业的改革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创新道路。我们坚信,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中,中医药在世界的舞台上将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文/ 广东电视台 记者 郑亚琴、严兰青
编辑:朱海媚 责编: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