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们把教室布置成灵堂,强迫女学员大声哭喊,以此弥补未能看父亲最后一眼的遗憾。
一
去年9月份,我在贸易公司做销售。入职不久,公司安排我参加一个“教练技术”培训项目,说是领袖素质管理培训课程。
部门刘经理介绍说:“课程共分三个阶段,公司安排一二阶段,并负责两阶段共五千多元学费。是否三阶段要视你个人情况而定,不过从老板到基层员工都参加了。”
我想了解课程具体内容,刘经理笑笑,说:“这是一个体验式课程,需要你用心体验才能有最好效果,提前说了对你没好处。这么说吧,参加完你会有种重生的感觉。”我没再多问。
第一阶段课程共四天,上课地点在市中心的一栋商务楼。跟随义工走到二楼,我看见厅堂站满了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交谈、等待进入教室。
9时许,一排身着黑色正装的男女义工整齐站定,嘴里不断重复着“门已打开,可以进来坐……”伴随着英文歌《hero》,我们进入教室。
教室是全封闭的,约一百多平米。讲台上有演写稿支架,两边各有一个大音箱,上方挂着横幅“×××领袖素质管理研讨会”,讲台面前摆了上百张椅子。
几名义工指挥大家关掉手机后,一阵急促的音乐响起,一名身着白衫的女子走上讲台。
“各位朋友上午好!我是本次领袖素质管理研讨会的导师。”美女导师以自我介绍热场,而后开始讲课。导师宣讲的是些成功学,这没有超出我的预期。
讲完成功学以后,导师指挥我们做第一个体验练习。她让我们各自在现场找一名陌生异性搭档,两人面对面坐下,其中一人将双腿打开,另一人的腿必须要碰到对方的椅子。四五十对男女都坐定后,男士打开双腿,女士双腿并拢从对方两腿间抵住对方的椅子,彼此靠得很近。
伴着音乐,导师缓缓地说:“请你静静坐在椅子上,静静看着对方的眼睛。你在笑,有什么好笑的?还是你在用笑容掩饰什么?你在害怕,不敢去看这一双眼睛?那么,你到底在害怕什么,或在逃避什么?”
我从没和陌生异性用这种姿势、坐得那么近,而且还要看着对方眼睛,心里很别扭。而我感觉到,导师是在摧毁我们的羞耻心。
体验结束后,九十人被分成十个队,各有自己的队名和口号。每队派出一名助教,队员按照年龄排序,以兄弟姐妹相称,九个人中,我是七弟。
中午,我们以队为单位去吃饭,大家建微信群,抢红包,聊得不亦乐乎。我们队的老大说:“以后我们就是亲兄弟姐妹了!”
这些人,大多是由亲朋好友推荐来“改变自己”的。从话中我了解到,他们中有部分人曾经历过重大变故,生活态度消极,并不像表面那么乐观开朗。
二
这个课程名叫领袖素质管理培训,但导师没有教我们任何关于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
“这个课主要是针对个人的心智改善和挖掘潜能。”导师一边放音乐,一边让学员们冥想,“反省哪些经历让自己进步,哪些阻碍了自己的成长。”煽情的音乐加上她极具煽动力的话语,现场很多人泪流满面。
等到气氛来到高潮,我身边的学员应导师的邀请上台分享自己的心结。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他们把自己“真实”的一面显露出来,愤怒、懊悔。
他们被人戳到痛点时痛哭流泪,陷入迷茫时目光呆滞,有的甚至跪在地上忏悔。
“我年轻时不应该那么叛逆,跟爸妈不相往来,现在好后悔啊。”
“以前和老婆不和睦,双方都出了轨,我太任性,太极端了。”
“我总是和同事争名夺利,以往感觉都是人心叵测,现在想想自己也有问题,损人不利己啊。”
……
疯狂的教室平静下来后,导师说她其实是做公益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之后我们买了很多慰问品,去养老院、福利院、街上给老人、孩子、环卫工人送爱心。
第一阶段课程的最后一天,导师引导我们在教室里疯狂蹦迪。躁动代替了煽情,我们肆无忌惮地扭动着自己的身体。
狂欢过后,所有人靠着四周墙壁围成一个大圈。导师和助教手牵着手进来,侧身走过每个人面前,后面跟着很多前几期的学员。灯光被调暗,我们被要求闭上眼睛。随后我听见有人陆续走进来。
几分钟过去,导师说:“大家可以睁开眼睛。”
睁开眼,公司老板、刘经理手捧鲜花,微笑着站在我面前。他们送上花,与我拥抱,并祝贺我通过一阶段的课程。
我深受感染,不断说着感激的话:“啊!太感动了,太感谢了……”整个教室都沉浸在亲友相欢的气氛中。
最后,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一位不起眼的中年女士,上台讲了伊莫和海星的故事:“伊莫看见很多海星被海浪冲到沙滩上,一个一个捡起海星,将它们扔回海里。一位老爷爷问他在做什么,他回答:‘老爷爷,我在救海星。’老爷爷嘲笑他:‘到处都是海星,你能救几个?’伊莫说:‘能救一个是一个啊。’”
“你们的推荐人是伊莫,而你们是被拯救回大海的海星,你们将来也要成为伊莫,拯救更多的海星。”
三
第二阶段的课程,是五天四夜的全封闭式培训,培训地点在隔壁城市郊外的休闲山庄。周围青山秀水,环境很好。参加二阶段的学员约三四十人,不及一阶段的半数,大多是被助教电话轰炸、硬劝过来的。
吃过午饭,安排好住宿,我们集合到讲堂门口。门口站着一名义工,被称作“门神”。门神要求大家:“佩戴好自己的名牌,分列两排面向大门,不许说话,手机留在外面。”
我们在讲堂等了几个小时以后,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女导师终于登场,她一脸严肃。
“所有人站起来出去!重新入场!”导师把我们轰出去。我们在门外排好队后,门神拉开门,大喊:“一分钟!”大家呼啦啦跑了进去。
刚想拉椅子坐下,导师又在讲台上喊:“不许动椅子!”于是我们从场地两边绕过去,找椅子坐。
“我再说一遍,不许动椅子,不许乱七八糟的,全部出去,再来一遍!”我们又被撵出去。
大家再次在门外排好两列。大家商量,进门后,从两边绕进U型场中,等所有人都站在椅子前再一起坐下。
这次入场终于达标了。经过这次下马威,大家明显有些消沉。
导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询问大家:“告诉我,你们来这里的目的是干什么?”
“来突破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有人小声回答。
“你们就是这样突破自己的啊?提升什么?改变什么?看看你们的所做所为,你们干了什么?都觉得自己很牛吗?”导师提高声音,转来转去、不停吼着。
接着,助教们冲进来,分散到各个位置,对每个人大声斥骂。他们不允许我们低头,大家只好一声不吭,任他们对我们狂吼乱叫。
“暴风雨”持续了十几分钟,助教回到原位,导师重复了两遍课程守则:“保密;一分钟入场;禁烟禁酒;保证全力支持你的死党;手机关机不能带进课堂,禁止录音录像做笔记;不允许乱动房间设施;三个月内,学员之间不能发生性关系。”
四
确定大家都听明白守则以后,导师开始讲课。
“什么是回应?回应是指你当下的一种感受,回应没有对错,它是中立的。正确的回应能帮对方找到盲点,理清方向,让人醒觉。你们的回应能支持被回应者的成长,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盲点。”
阐述清楚理念,导师让男学员老何站在场地中间做自我介绍,说一说来这里的原因和目的。
“我姓何,今年四十多岁,以前经商,身家千万。后来被骗,欠了几千万外债。生活失去平衡,我每天昏昏沉沉的,看不到未来。”老何说。
“看到他这张苦瓜脸,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导师问。
有人站起来说:“我觉得……”
导师打断他,说:“你觉得什么!你这是回应他吗?你懂不懂怎么回应!来!助教,上!”
七八名助教立马冲进进来,围住老何开始“回应”他:“你看看你活成了什么样子啊!你对得起你的家人吗!你还要这样下去多久……”助教还用手戳他的脑门,推搡他。老何被助教推来推去,低头不语。
我偷偷看了眼身边的学员,他们都表情紧张,眼神透露着恐惧。
“你们都坐在那里干什么!”所有人被眼这一幕吓懵的时候,导师一声断喝把大家都惊醒了。
“去,上去回应他!”导师和助教把几名学员揪起来,加入对老何的回应之中。二十多人模仿助教,助教们则在一边指导学员,“大点声,他听不到你的回应!”
回应了很久,老何还是那个状态,甚至更蔫了。导师让所有人回到原位,指导老何两手握拳振臂,边跳边喊:“我一定能成功!”
老何做了几次,没有振作的状态。助教上场,给他做激情有力的示范,老何在场中跳了十几分钟,越跳越没力气。
导师有点恼了:“怎么这么费劲呢你?来,你趴在地上,过来几个人,压到他身上”。
老何被压在最下面,导师又喊:“使劲撑起来,把身上的压力都去掉!”撑了几次,老何都没成功,大家开始给他加油。
在大家的呼喊声中,老何挣红了脸,终于撑起一丝空间,上面的人顺势滚到两边。老何站起来,脸上狰狞着,振臂握拳,大喊:“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
旁边的人也像他一样,边跳边喊:“我一定能成功!”
“老何突破自己了!”所有人都很兴奋。
导师问大家:“看看他的眼神,看看他的脸,怎么样?是不是比刚才光彩多了?”
全身被汗水湿透的老何,看起来确实神采奕奕。
五
导师趁热打铁:“都知道怎么回应了没有?明白了吗?来,下一个!都主动点,你们是来干什么的!啊?”
几十个人围住一个人回应的场景,让人心生畏惧,大家都没动。这时,一名满脸不在乎的男学员站起来,说:“我来这里就是想认识几个朋友,没什么觉得需要改变的地方。”
面对这种挑衅,导师还没发话,助教们就上去围住他:“你是个自以为是的家伙,你以为你是谁啊!看看你自己吧,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你什么都不是……”
不知道为什么,十几名学员忽然走去围住他,对着他狂轰乱炸。他似乎早有准备,脸上仍是一幅无所谓的表情。
导师清退其他人,对他说:“你幼时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继母对你不好,没有人关爱你。你开始包裹自己,慢慢自闭,越来越没朋友,你的冷漠和满不在乎,其实正反映了内心的脆弱!”
在我们来上课之前,曾填过一次问卷,里面涉及很多个人隐私,除了基本信息外,还有童年经历、家庭关系、婚姻状况、深刻的感情关系等等。这些被点名上台做分享的人都是经历过重大波折的,而我的人生没什么起伏,导师从未点过我的名。
显然,导师做过细致的功课,很快就突破了那位男学员的心理防线。最后,他蹲在地上大哭不止。
接着,一名女学员被导师要求上台接受回应。
女学员说:“父亲离世时,我没能陪在他身边,留下很深的遗憾,对人生产生了消极态度。”
导师让她跪在场上,闭上眼睛。灯光调暗后,两名助教上场,一人躺下,另一人把白床单盖在那人身上,最终把讲堂布置成灵堂。
女学员一睁眼,看到眼前这一幕立马哭喊起来。助教拉住她,让她在“父亲的遗体”前大声哭出来。似乎是在帮助她弥补缺憾。
后来,有两名曾经出轨的男学员被要求上台。导师让所有的女学员上去回应他们:先是一通咒骂,而后每名女学员替二人的妻子打一巴掌。
那两人被扇了几十个耳光,脸都肿了。
六
第二阶段课程结束的前一晚,依旧是疯狂的突破之夜。
我们被分成几组,有乖乖女、怨妇、老实人、痞子。我们租来服装道具,编排节目。节目表演过后,是疯狂的蹦迪,男人激动地脱去上衣,女人汗湿全身,几十人一直跳到全身乏力。
当我感觉都自己快虚脱时,灯光熄灭。柔缓的音乐声响起,导师指挥大家轮流把其他人托举起来、送回座位上,“像母亲怀抱婴儿一样,当你被托送回椅子上,你就蜕变了、重生了”。
这天最后的环节,是所有人围绕场地跑圈,“代表着新生命的飞翔”。在《飞的更高》的音乐声中,我们连续跑了一个多小时,凌晨二时许才停下来。
次日,毕业典礼,讲台上地横幅换了标语,“一切都是为了最好的我而准备的”,仍是白底黑字。由于极度疲劳和睡眠不足,每个人都精神恍惚,而导师和助教们都精神抖擞,高兴地恭喜我们:“新生命诞生了。”
魔鬼之旅终于结束,回到家后,我马上提交了辞呈。听说公司还有一些类似的培训班。这课程的后遗症很严重,我经常半夜惊醒,白天工作也容易恍惚走神,大脑反应迟钝了一个月才缓过来。
而我那些“同学”反应更加剧烈,很多人性情大变。有名女学员回家后动不动就问她丈夫:“你发现了什么?”意思是提醒对方通过现象看本质。她丈夫性格木讷,回答不出来,几乎要被逼疯。没多久,两人离了婚。
“同学”阿涛上了第三阶段。我们俩上课时处得很熟,有天晚上他说自己在买卫生巾,说要当鞋垫用,保护自己的脚。
原来,那天晚上他们被扔到隔壁县城,徒步四十多公里走回来的,这也是三阶段课程的一部分。阿涛腿肿了一个多星期,他决定“下车”了。
“下车”是中途退出的意思,据阿涛说,三阶段本质就是到处“感召资金”做一个叫“共托”的公益项目,感召海星们参加课程。
延伸阅读
部分荒唐企业培训让人跌眼镜:模仿野蛮顾客打员工
本文转载自2018年1月12日“法制日报”,记者:杜晓,实习生:曹明珠
岁末年初,大大小小企业的培训活动不断。
近日,媒体陆续曝光了一些企业培训中的荒唐事,如跳“阴阳之舞”、互扇耳光等。
《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喜欢剑走偏锋,培训过程无奇不有。
模仿“不讲理顾客”打员工
钱蓉是天津一家美容院的员工,主要负责美容院VIP顾客的接待工作。
“我们公司的形体、面部美容师多数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文化程度并不高。而在我们这里注册的VIP客户,多数是40岁上下、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女性,对美容技师的要求很高。”钱蓉说,顾客的这种高要求更多体现在服务态度上。
“一开始,我们公司的美容技师因为‘态度不好’被投诉的次数很多,老板就想了一个办法——让我们每天上班前跳‘礼仪修正操。”钱蓉说。
何为“礼仪修正操”?钱蓉向记者展示了几个基本动作:与顾客说话时微微弯腰、标准90度鞠躬以及露8颗牙的微笑等。
除此之外,钱蓉还告诉记者,美容院的培训还会有两人合作的小短剧:其中一人模仿蛮不讲理的顾客,处处挑错,另一人扮演无论顾客做什么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形象。
“为了让技师们明白顾客有时候真的很难对付,老板有时候也会亲自扮演‘顾客’,甚至真的动手。”钱蓉说,“有一次我们有一个小技师就被老板打哭了,事后老板给她发了红包,这只是个简单的培训,如果做得不到位,即便培训时不被老板打,以后也可能会被顾客打。”
用力拍肩膀成餐厅“早操”
餐饮行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比较高。
王小宁是北京一家泰国餐厅的厨师。他说,“我平时在后厨,本来是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就好,但是老板认为我们后厨的人干活没有精气神儿,效率低,出菜慢,就把我们后厨的人叫到侧厅培训”。
王小宁告诉记者,每天上午9点半,他就会到餐厅上班。这个时间基本没有顾客,桌椅会在头天晚上做清洁时堆在一边,大厅就腾出了3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员工会在这里一边整齐地拍巴掌,一边大喊餐厅的名字。
“因为早上大家都不是特别清醒,经理会组织大家围成一圈,后面的人给前面的人拍肩膀。伴随着有节奏的喊声,拍肩膀和后背的力度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快。大家都不好意思喊疼,但是每次都得等所有人喊累了才停下来。”王小宁说。
“有时候,有来得比较早的顾客看到我们做这些奇怪的动作会被吓到,员工的休息时间也会受到影响。我们晚上下班都晚,原来早上可以多睡半个小时,现在都得做这些奇怪动作。”王小宁抱怨说。
以培训为名跳舞吸引顾客
一些看上去比较奇怪的培训方式,有时还包含着其他目的。
丁明是北京市昌平区一家美发店的学徒。
“我们店附近的美发店挺多,想把客人留住,肯定得有花样。”丁明说。
丁明所说的花样,就是每天上午10点到10点半之间、晚上10点到10点半之间,手上没有活儿的发型师和学徒到美发店门口跳舞。
记者注意到,这家美发店每次跳舞的人大约是3至5名员工,舞曲带有强烈的节奏感,舞步重复,但是在上午和晚上10点这个时间段里,的确能吸引人多看一眼。
“我们老板的意思是,跳舞不仅是对员工自身精神面貌的一种培训,也是一种宣传。人家虽然看到我们店里生意不算多,但是发型师都不是闲着的。而且老板也看不惯我们坐在那儿玩手机。”丁明说。
据丁明介绍,他们附近的美发店都存在跳舞培训的情况。所以,仅靠舞蹈就想拔得头筹比较难,所以现在变成跳舞加唱歌。
在谈及路人的态度时,丁明有点儿不好意思,“他们有时候会拍照,有时候可能觉得我们有点疯”。
培训时被问是否对得起父母
除了服务行业,另类培训方式在其他行业也存在。
王峰是江苏省南京市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托管人,每年参加公司总部组织的两次培训。
“半年一次,每次都很盛大。公司会包一个酒店的大厅,主持人是从外地请来的所谓成功人士。”王峰说,“培训开始前,主持人会先煽情一番,讲成功之前的各种不容易。等全场所有人都听得落泪了,主持人就会叫上一些观众和他互动。”
据王峰介绍,互动的内容首先是问台下的人业绩为什么不好?下季度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主持人就会追问:你对得起你的爸妈吗?对得起你的小孩吗?
“类似的话我们当时听了也很惭愧,就和台上的人一起举手握拳亢奋地喊——业绩!业绩!喊到嗓子都哑了。”王峰说,这种经历很像之前参加的某个集体英语培训,大家一起大声说英语。在那个场景里,自己的情绪很容易被带动。
不过,培训完之后,王峰再看公司录制的视频,感觉就不太好了。
“觉得自己就像‘着了魔’,觉得跟大家一起喊口号很白痴。我还不算最白痴的,还有同事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用手捶地,手都肿了,只是为了立下以后好好奋斗的誓言。”王峰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采访对象为化名)
来源: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ID: zhenshigushi1)
版权声明:“CFDA制药人社区”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8669808666,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669808666。)
精品养生公众号推荐
不可抗因素(比如转载无法核实真伪的文章等),公众号可能会被封号,
请扫描加CFDA大健康社区备用公众号
以便欣赏更好精品文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