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武俊琴来到了晋中市妇幼保健院,当时她是除院长之外,临床上唯一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很受院领导器重。在来院两年的时候,她得到了宝贵的去北京进修的机会。当时儿子仅仅2岁,但她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她只能狠心将孩子留给父母,只身前往北京学习。在北京儿童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儿医院为期1年的进修学习为武俊琴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令人开心的是她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在两家医院均被评为优秀进修学员。
2006年进修接近尾声,院部一纸传真发到北大一院,请求提前结束武俊琴的进修学习,理由是新年度工作开始,要她回来当主任。这个任命对她来说是一个脑袋两个大。武俊琴认自己仅仅临床工作5年,还不具备这样的专业能力,更别说管理能力,可领导认为她是不二的人选,就这样她糊里糊涂的走马上任了。武俊琴的前辈告诫她,科主任事物繁杂,作为科主任完全可以不值班,一旦进入值班队伍短时间是退不出来的,但是经过短暂的斗争,“我年轻,可以吃苦”,说服了一切,所以她决定除了科主任行政事务外,继续做一名住院医师,分管病人、写病历、值一线班等等。结果,不能正常下班,半夜在睡梦中起来抢救病人成为常态。因为爱人也是医生,也需要值夜班,所以经常把年仅4岁的儿子独自留在家。
从医十多年来,武俊琴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儿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患儿,始终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重视诊疗过程中的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疏导,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每当听到患儿家长相互谈论“看病就找武大夫,她没有架子”,“武大夫可耐心、可和气了”等这些质朴的话语,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更坚定了她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的信念。
作为一名医生,服务态度只是人际交往沟通的基本条件,要想赢得患者的信任,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于是武俊琴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儿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及相关专业知识。作为科主任,更要注重团队建设,不断培养年轻医生,选派科里的精英先后去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大医院、上海新华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升团队的业务水平。在2015年市卫计委组织的两比一提高活动中,不仅自己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同科的另一名年轻医生同样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师徒二人共同荣获二等奖的佳绩。
从医多年来,武俊琴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记得2006年收治了一名1.3千克的早产儿,儿科历史上从未收治过这么小的早产儿,可家长由于经济原因坚决不愿转院,这么大的一个难题摆在她面前。武俊琴想这是对她进修学习的检验 。为了时刻观察患儿情况,前三天她几乎住在监护室,直接打地铺睡在保温箱旁边,监护仪一响,她就往起跳。直到孩子能少量吃奶,病情稳定她才回家。那几天她在监护室内看,家长在监护室外守,就在那几天共同的等待期盼中他们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关系而不再是单纯的医患关系。去年他家又来该院生二胎,居然又是早产,家属放心地说:“我们就认准妇幼院了,有武大夫的坚守、认真,我相信没问题。”好在这一胎接近足月,没费那么大劲。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业务素养的同时,时刻注意自己思想境界的提升,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领会理论精神,并积极参加各种义诊以及医院的下乡任务,不怕苦,不怕累,立足于本职,立足于社会,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医疗咨询、卫生保健服务。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2007年荣获山西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8年荣获晋中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荣获晋中市第一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大赛“一等奖”;2012年荣获晋中市劳动模范。2015年在市卫计委组织的“两比一提高”活动中荣获个人二等奖。2016年卫生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