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
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谢谢只有两个字。
不少人一生都不会说。
之前有一个企业家,身家几十亿,想资助几个贫困学生。
他没有将钱直接交给机构。
也没有搜到几个名字,就直接砸钱。
而是用了一个更精准的方式,去筛选他想要的人。
——他让助手从贫困山区,选了100个孩子,给他们每个人寄一个文具盒,并附上一封信,大意是说,希望你们努力前行,不要放弃。
99%的孩子看了之后,就扔在一边。
只有一个孩子,认真地给他写了回信,信中说,谢谢您的礼物和信,我收到了......
后来,回信的孩子,成了他唯一的资助对象。
他将本打算资助100个孩子的资金,都用于资助这一个人。因为企业家知道,这1个孩子,能抵得上100个。
就是这样。
当你懂得感恩他人的给予,当你懂得珍惜他人的付出,当你将来到身边的善意,都看作一种恩赐,当你能看见微小的美好,并给出回馈......你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善意。
但是,当你面对他人的恩情,却选择置之不理,对不起,我不是上帝,也不是圣徒,无需继续为你付出。
今年,我正在上海出差,堂妹向我借钱,说要在某四线城市买房,首付不够。
我说:“好,10万够吗?”
她说够。
然后用短信,发了两个账号来,嘱我出差后给她打钱。回广州后,我在微信上问她:“开户行是哪个?”
对话框弹出一条消息:对方不是你的好友。
唉,让我说什么好呢?
难道我长得很像一个免费提钱的ATM机?
还有一件事,也值得提一提。
7月时,一个亲戚的孩子高考完,来广州玩。
名为玩,实则是奉了其母之意来借钱,希望我能资助他到大学毕业。
在他来之前,我本计划好,他上大学的四年间,每年借他5万元,确保他顺利毕业,免于经济的压迫和金钱的匮乏。
但后来想到那企业家的故事,没说借,也没说一直资助。
我送了他5000元。
说:“这是送你的。借钱的事,等你以后需要时,再和我说吧。”
后来他收了钱,回家。
两个多月过去,他没和我说过一句话,更不用说半个谢字。
生活中你会遇见太多这样的人,把你的付出,当成你的义务。
把你的关照,当成你的本分。
这种人只求得,而非施;只有“要要要”,而非报答与感激。
他们看不见他人,姹紫嫣红声色犬马的世界里,他们只看得到两个字:自己。
我好,世界一派和平。
我不好,全世界都是欠我的。
这样愚蠢又短视的自私者,肯定不讨人喜欢。他们格局小,戾气冲天,道德绑架成瘾,动则以“你应该”、“你必须”式的话语,来控制和胁迫他人。
和这样的人呆一起,你会本能地想逃避。
你会想:瞎了眼,居然帮了一个这样的人,以后......再没有以后了......
其实一个人走到最后,归根结底,都是在做人。
最终走到最后的,都是很懂做人的人。
年轻人可能听到这个词,就会嗤之以鼻,认为做事比做人更重要。
做事当然重要。
可是,真正到了一定高度,或者说,到了一定的低谷,你会发现,懂得资源整合与人脉利用,会让你事半功倍,也会让你绝地反转,逆袭而起。
可是,为什么他人愿意帮你?
首先,你要是一个好人。
你是一个好人,我才愿伸出手。
佛家有一个故事。
禅宗修行时,无食无水,饥渴难耐。多日以后,天降雨水,他饮水而生,满心欢喜,对风雨双掌合十,感恩自然的恩赐。
随后,他将禅杖插入土中,禅杖突然化树,发芽,抽条,开花,遮蔽天日,花影幢幢,果实累累。
他的慈悲被天地看见。于是给予双倍的果。
而我相信,禅宗是幸福的。
版权声明:“CFDA制药人社区”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8669808666,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669808666。)
精品养生公众号推荐
不可抗因素(比如转载无法核实真伪的文章等),公众号可能会被封号,
请扫描加CFDA大健康社区备用公众号
以便欣赏更好精品文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