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心胸外科“一把刀”:张郁林以智勇救死,凭德艺回天


在张郁林的办公室,挂着一块匾牌,上书以智勇救死,凭德艺回天。这10个大字,是对张郁林从医经历的真实写照。

张郁林,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他凭借精湛医术和博大胸怀,用10年时间推动市一医院心胸外科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尤其在大血管手术、肺部微创手术、全动脉化冠脉搭桥和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
专业科室从无到有
◆◆


2009年8月,38岁的张郁林作为人才引进到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当时,市一医院的心胸外科还被包含在外四科,没有单独成立科室。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同年11月,张郁林带领一部分医护人员从原来的外四科分离出来,成立心胸外科。

当年,心胸外科手术是市一医院的薄弱环节,和外地的知名医院相比,差距很大,而科室里的医护人员,也大部分没有心胸外科大型手术的临床经验。“来这个医院之前,我已经从事医疗工作15年,并且在北京阜外、安贞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等大型医院心脏中心研修过。”张郁林说,心胸外科是高风险、高准入、技术标准要求极高的科室,虽然当时的现状并不乐观,但他有信心带领这个科室走出落后境地,打造成先进榜样。

科室人员的理论知识不够,他就每周组织两到三次培训,通过授课和病例讨论,让科室里的所有医护人员学习理论知识;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不足,他就从市场上买回猪心,带领大家学习解剖和切缝操作。在不断的培训和实践中,医护人员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医疗技能。

◆◆
治疗手段从有到精
◆◆


2009年,张郁林来到市一医院任职时,已经拥有成熟的冠心病治疗技术,然而当时的医院,包括全省市州的其他同级医院,很少单独开展冠心病的治疗。他带领科室的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参与临床实践,并对冠心病的治疗手段潜心研究,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不停跳冠脉搭桥、全动脉化冠脉搭桥、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等先进手术治疗手段上不断突破。

“在冠心病手术领域,我们最开始尝试的是静脉搭桥,但患者手术5年后,通畅率就会不足50%。如今,我们主攻全动脉化冠脉搭桥,即便在患者手术后10年,通畅率依然能保持在80%以上。”张郁林说,为了最大程度减少病人手术创伤面,目前,医院正致力于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的研究和治疗。

2010年,当时省内市州级医院都没有独立进行大血管治疗手术,遇到此类病人,往往要送到武汉甚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治疗。“有些病人发病急,送治途中可能就会病逝,而有些病人家里穷,根本没钱到大医院看病。”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让张郁林决定发展市一医院的大血管手术。他搜集了大量关于大血管手术的基础知识,并组织医护人员学习,还组团到北京等地的心脏专科医院学习,参与临床实践。在他的努力下,市一医院成为全省市州率先独立开展大血管治疗手术的医院,并逐渐开展腔内介入手术、分期杂交手术、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手术。

不仅如此,在张郁林的带领下,市一医院心胸外科还开展了肺部微创手术的研究,将原来胸腔镜手术开三孔治疗升级发展到如今的单孔肺部腔镜手术。


◆◆
医疗技术精益求精
◆◆


凭着高超医术和一腔炽热,张郁林冒着风险做了一批又一批在别人看来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大型高难度手术,其中包括大血管置换手术、体重仅3.6公斤的婴幼儿心脏手术、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心脏手术等。在高危的专业领域创造出如此高的成功率,堪称奇迹。

在张郁林的带领下,市一医院心胸外科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获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省卫计委“心脏杂交技术准入资质”,并被省卫计委评为“指定农村简单先心病指定救治医院”。他个人也先后获得“湖北省百佳医生”“宜昌市优秀市管专家”“宜昌市医学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我们的心脏杂交技术,还获得过宜昌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张郁林介绍,2017年,市一医院心脏杂交技术和大血管治疗申报省科技成果,在全省推广。

医者仁心,大爱无边。张郁林说,在医学道路上,他会一如既往攻坚克难,钻研出更多先进医疗技术,让更多患者“有病可医,医治能好”。


采写:《三峡日报》记者 何冠英 

通讯员:宣传科 张东升 向熙明

图片:宣传科

编辑:宣传科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